作者:並敘
高岸為谷谷為陵,一時豪傑空飛騰。
身隨造化不復返,忽若野雀逢蒼鷹。
當年碑刻最深固,風吹土蝕消無稜。
遺文漫滅雨中跡,翠石斷裂春後冰。
古墳欲毀野廟廢,行人不去征鞍憑。
書生耽翫立風雪,饑驢厭苦疲奴憎。
愛之欲取恨無力,旋揉翠墨濡黃繒。
不如好事孫太守,牛車徙置華堂登。
繞牆羅列耀珪璧,罷宴起讀留賓朋。
卻思遺跡本安在,原隰處處荒榛籐。
田夫野老誰復顧,鬼火夜照來寒燈。
廢興聚散一如此,反使涕泗沾入膺。
作者:楊幼輿
陰陽無端更去流,世間盛福難全收。
古人一麾恥外郡,今我半刺來邊州。
到官未久出按懸,滿眼猺獞森戈矛。
誰知造化默相補,玉融山水何清幽。
蒼崖翠壁老君洞,健非巧宦能兼游。
萬歲乳成滴白柱,一卷溪畔眠青牛。
真仙遺跡覽不盡,散發坐石臨界清流。
洒然形質已自失,欲釀溟滓觴浮邱。
襟懷浩浩隘八極,身外何物非輕漚。
數聲長笑下山去,幾點白雲天際頭。
作者:張九齡
嘗聞薛公淚,非直雍門琴。竄逐留遺跡,悲涼見此心。
府中因暇豫,江上幸招尋。人事已成古,風流獨至今。
閒情多感歎,清景暫登臨。無復甘棠在,空餘蔓草深。
晴光送遠目,勝氣入幽襟。水去朝滄海,春來換碧林。
賦懷湘浦吊,碑想漢川沉。曾是陪游日,徒為梁父吟。
作者:於慎行
延陵有長劍,寶若千金璧。
閉匣泣風雨,開匣干星日。
駿馬與名都,羅列終不易。
服之適異土,見謂鉛刀質。
徐君亦何為,神襟獨爾識。
欲色在不言,心許成莫逆。
如何歷聘歸,墓門已有棘。
含意竟未伸,涕下空沾臆。
宰木集晨風,可以懸三尺。
寸心苟不渝,是物何足惜。
驅馬去郊原,棄置如遺跡。
賢哉貴公子,交情固金石。
咄彼市門徒,景行宜自惕。¤
作者:蘇軾
《鳳翔八觀》詩,記可觀者八也。
昔司馬子長登會稽,探禹穴,不遠千里;而李太白亦以七澤之觀至荊州。
二子蓋悲世悼俗,自傷不見古人,而欲一觀其遺跡,故其勤如此。
鳳翔當秦、蜀之交,士大夫之所朝夕往來此八觀者,又皆跬步可至,而好事者有不能遍觀焉,故作詩以告欲觀而不知者。
作者:吳錫疇
乘化歸遼海,雙籠一不開。
墜翎留片雪,遺跡印荒苔。
月朗憐孤唳,琴閒憶共來。
瘞銘為琢石,雞鶩不須猜。
作者:劉宰
退之抗表出潮陽,高風萬世為美談。
衡開雲氣偶然爾,浪占顯晦吾所慚。
皇華使者課第一,詔歸台省陪朝參。
獻疏豈止一痛哭,引去自言七不堪。
留行穩幾臥不應,一麾出守天西南。
利名百念已灰冷,掃除不盡山水貧。
行遍金焦到茅阜,知有佳處須窮探。
春花秋葉事已過,惟有山發呈襤衫。
山神頗亦愧岑寂,夜奏萬谷笙鍾酣。
起看瓊樹繞琳宇,更馳玉馬無停驂。
子猷好事古無比,雪中求往固所諳。
青鞋直上最高頂,天風縹緲吹楩楠。
兩峰相對如拱立,上公袞冕朝子男。
群山斂退就平地,減沒不見如紀譚。
巨浸東連大洋海,浩蕩直與天涯涵。
卻顧淮源赤山下,僅若覆水盈罃甔。
久留不奈景清絕,山腰下轉臨深潭。
客來客去泉自湧,可能喜笑靜中含。
嵌崖往往記遺跡,舊雨剝蝕苔蘚篸。
客懷感此重太息,學仙便欲老石龕。
癡狂正復自譏笑,曠望聊爾依精藍。
元符舊事不可問,翠微傑觀猶耽耽。
有田連阡不輸稅,飽食豈計皇思覃。
渠儂不知遊子恨,賓鑰屢啟彫龍函。
留連信宿苦未厭,一笑相屬樂且湛。
龐眉道士庸中佼,成書自許窺老聃。
扣門有問不得吐,退自包裹如春蠶。
髯李於書頗涉獵,醫卜並試仍多婪。
提攜瓶酒味苦短,黃獨屢薦山餚甘。
坐談袞袞不知曉,林杪忽送鍾童{左上今下酉右音}。
人生離別易感愴,況我垂白今毿毿。
明朝日出山下路,宿雲散飛開晴嵐。
君歸千騎圍晝錦,我留古木繚茅庵。
期君再整沖天翼,老我甘作書中蟫。
作者:梅堯臣
葉落淮南樹,青山遍馬頭。
人煙將新郭,松竹不知秋。
夜虎林間嘯,溪泉舍下流。
門前仲卿廟,遺跡待君求。
作者:釋善珍
柳公遺跡留芳扁,一度摩挲一歎嗟。
佛閣僧居如穴蟻,梵編蟲蠹失驚蛇。
文占天上奎星聚,語到宵中斗柄斜。
老衲畏寒仍戒酒,不能伴客賦梅花。
作者:陳宓
雨雪成泥沒膝深,暑風如灼轉難禁。
願開周道平夷砥,更植甘棠蔽芾陰。
少借緇黃多暇力,只捐燕饗有餘金。
當年閩帥留遺跡,來往行人感至今。
作者:練子寧
我所思兮玉山之岧嶢,粲芙蓉兮凌丹霄。
謫仙一去已千載,至今誰續《廬山謠》?熊侯家住劍江側
,慣掃秋山之黛色。
聞余此興為寫之,彷彿梅仙舊時宅。
梅仙兮何在?邈清風兮滄海。
蹇夷猶兮孤舟,吊遺跡於千載。
舟中所載非凡流,羌故人兮李與周。
按玉笙兮明月,下黃鵠兮清秋。
洞天兮石扇,蒼崖兮路轉。
橫余劍兮視八荒,訪蓬萊兮幾清淺。
張侯兮昂藏,驂白鶴兮青霓裳。
窺玉梁之寶笈,醉石髓之瓊漿。
千巖萬轉路莫測,酒酣一笑三山窄。
待得君王賜鑒湖,錦袍重訪山中客。
作者:秦觀
惟夫人之高誼兮,真一時之女英。
既富有此好德兮,又申之以令儀。
帶幽蕙之縹緲兮,佩明月之陸離。
人自操捨之不一兮,雅獨取善以自持。
何報施之或忒兮,罹禍艱於不虞。
顏色炫而未暮兮,所天忽以殞俎。
痛平素之偕處兮,忍此奄奄而嫠居。
瀝哀血以自誓兮,甘餌毒而捐軀。
佩珠玉以死真兮,固眾女之所嗤。
曷卓越以不顧兮,棄性命其如遺。
美不可強有兮,信天資之所開。
要反心以內省兮,豈或售乎人知。
嗟三晨之未浹兮,遂俱游而莫留。
死者有知兮,羌魂魄以並游。
日黃昏而不見兮,虛室窈其無人。
惟哀風以歸來兮,動素幔之襜襜。
何平生之款密兮,遽音聲之不可尋。
儼遺跡以在目兮,紛百憂而攻心。
豈至理不吾喻兮,如意厚而悲深。
撫雙櫬以增慟兮,涕清血而灑襟。
已矣哉,人生有死兮,
自前古而既然。精魄忽其不駐兮,
惟修名之可延。忍錄錄以寓世兮,
信烈者之所羞。儻佳志之獲申兮,
雖奄忽其焉悼。
作者:朱長文
浮世誰如金石堅,吟須俄頃見皤然。
登山未免懷千古,泛菊相期保百年。
方外逸民猶有傳,人間高爵豈知仙。
良辰盛宴多遺跡,何似江南五柳賢。
作者:王義山
恭惟陳簡齋,與鶴山魏公。
堂堂二先生,後學之所宗。
遺跡所到處,百世猶高風。
武岡有向氏,乃祖家詩禮。
簡齋曾來訪,鶴山亦踵至。
二先生來時,草木亦光賁。
主人跼蹐迎,出門見大賓。
大帶束深衣,整容而肅襟。
揖客坐上坐,樽酒與細論。
向氏家本儒,苦無黃金籯。
惟有無加莊,留以遺子孫。
此莊不在田,非謂三百囷。
莊者敬之謂,為學之入門。
乃祖燕後人,有書便不貧。
能令二先生,肯來共斯文。
向來吾南昌,隱者蘇雲卿。
魏公令地主,而來訪一民。
匹夫道義重,王侯失其尊。
古人不傲士,此風今猶存。
作者:梅堯臣
太守車煌煌,莫如還故鄉。
昔登蜀郡籍,今得臨邛章。
過家禮耆舊,接境跪壺漿。
寒徑道路遠,春入山川長。
俗將樂其化,詔亦美其良。
相如有遺跡,誰復酒壚傍。
作者:陸文圭
東西二都,史載循良,不五六人。記南陽有召,穎川有霸,并州如郭,河內如恂。直比朱弦,清伴古鏡,吏自秋霜民自春。如公者,守廉平二字,近古名臣。棠陰手種方新。又五馬翩翩鄴水濱。想台高銅雀,尚留遺跡,堂深畫錦,空鎖凝塵。琴瑟從容,雅歌緩帶,美政遙知達紫宸。期年後,看行宣召,班冠廷紳。
作者:釋元淨
春去春來冬復冬,幾思虛論未緣逢。
歙溪道賞兄遺跡,勿少龍泓一老龍。
作者:胡曾
鶯囀商郊百草新,殷湯遺跡在荒榛。
誰知繼桀為天子,便是當初祝網人。
作者:李覯
虎跑本何為,彼將對以臆。
有如大丈夫,卓爾抱剛直。
盜泉既不飲,譖人亦不食。
山中小禽獸,何足勞捉搦。
勇氣無氣洩,爪地成遺跡。
地神嘉乃誠,水源如開闢。
尋常竊六畜,夜傍人牆壁。
是與豺狼同,聞此宜慚色。
作者:顧清
浮名紫陌萬風花,客舍紅亭一傳車。
閱歲流光駒過隙,關心朋舊手摶沙。
未能遺跡同寒雁,想見空庭噪晚鴉。
卷卻雙魚還自笑,故人秋早又星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