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呂巖
玉走金飛兩曜忙,始聞花發又秋霜。徒誇籛壽千來歲,
也是雲中一電光。一電光,何太疾,百年都來三萬日。
其間寒暑互煎熬,不覺童顏暗中失。縱有兒孫滿眼前,
卻成恩愛轉牽纏。及乎精竭身枯朽,誰解教伊暫駐顏。
延年之道既無計,不免將身歸逝水。但看古往聖賢人,
幾個解留身在世。身在世,也有方,只為時人誤度量。
競向山中尋草藥,伏鉛制汞點丹陽。點丹陽,事迥別,
須向坎中求赤血。取來離位制陰精,配合調和有時節。
時節正,用媒人,金翁奼女結親姻。金翁偏愛騎白虎,
奼女常駕赤龍身。虎來靜坐秋江裡,龍向潭中奮身起。
兩獸相逢戰一場,波浪奔騰如鼎沸。黃婆丁老助威靈,
撼動乾坤走神鬼。須臾戰罷雲氣收,種個玄珠在泥底。
從此根芽漸長成,隨時灌溉抱真精。十月脫胎吞入口,
忽覺凡身已有靈。此個事,世間稀,不是等閒人得知。
宿世若無仙骨分,容易如何得遇之。金液丹,宜便煉,
大都光景急如箭。要取魚,須結筌,何不收心煉取鉛。
莫教燭被風吹滅,六道輪迴難怨天。近來世上人多詐,
盡著布衣稱道者。問他金木是何般,嘌口不言如害啞。
卻雲服氣與休糧,別有門庭道路長。豈不見陰君破迷歌
裡,
太乙含真法最強。莫怪言詞太狂劣,只為時人難鑒別。
惟君心與我心同,方敢傾心與君說。
作者:孟郊
忽然太行雪,昨夜飛入來。崚嶒墮庭中,嚴白何皚皚。
奴婢曉開戶,四肢凍徘徊。咽言詞不成,告訴情狀摧。
官給未入門,家人盡以灰。意勸莫笑雪,笑雪貧為災。
將暖此殘疾,典賣爭致杯。教令再舉手,誇曜餘生才。
強起吐巧詞,委曲多新裁。為爾作非夫,忍恥轟暍雷。
書之與君子,庶免生嫌猜。
作者:蘇轍
京城冠蓋如雲屯,日中奔走爭市門。
敝裘瘦馬不知路,獨向城西尋隱君。
隱君白髮養浩氣,高論驚世門無賓。
欣然為我解東閣,明窗淨幾舒華茵。
春天雪花大如手,九衢斷絕愁四鄰。
平明熟睡呼不覺,清詩淥酒時相親。
我兄東來知東武,走馬出見黃河濱。
及門卻遣不得入,回顧欲去行無人。
東園桃李正欲發,開門借與停車輪。
青天露坐列觴豆,落花飛絮飄衣巾。
留連四月聽鶡鴂,扁舟一去浮奔渾。
人生聚散未可料,世路險惡終勞神。
交遊畏避恐坐累,言詞欲吐聊復吞。
安得如公百無忌,百間廣廈安貧身。
作者:徐元傑
翰墨絕畦私逕,言詞中律度。
筆落風雨驚,詩是江山助。
不食煙火語,說到精髓處。
升堂必入室,由道誰不戶。
達者無後先,成賢特指顧。
要亦認意思,初不在章句。
伊欲登壇場,且闊著地步。
其中有活法,此理若大路。
所差只毫釐,相去已冠屨。
蘭室味本同,蓮社約此去。
把定心鴻鵠,直須盟鷗鷺。
多才夙究明,一見已穎悟。
貂續不勝情,用得以布露。
作者:劉言史
鶴老身更卬,龜死殼亦靈。正信非外沿,終始全本情。
童子不戲塵,積書就巖扃。身著木葉衣,養鹿兼牸耕。
偶隨下山雲,荏苒失故程。漸入機險中,危思難太行。
十發九縷絲,悠然東周城。言詞野麋態,出口多累形。
因依漢元寮,未似羈細輕。冷灶助新熱,靜砧與寒聲。
斷蓬在門欄,豈當桃李榮。寄食若蠹蟲,侵損利微生。
固非拙為強,懦劣外療並。素堅冰櫱心,潔持保堅貞。
修文返正風,刊字齊古經。慚將衰末分,高棲喧世名。
作者:魏了翁
羅氏堂中六友圖,要求紙尾數行書。
若於此味真知得,著甚言詞乞與渠。
作者:蔡襄
去年大暑過京口,唯子見過牛馬走。
氣溫貌古風骨粹,如入魏國逢軻叟。
前趨王事難少留,兀若洪鐘未遑扣。
窮秋忽聞感疾恙,斗蟻入床揚左肘。
天生賢者固有待,豈得數奇而不偶。
勿藥之喜既和平,大肉快噉飲幾鬥。
神明復還方寸靜,萬卷舊書仍次部。
新年於已無職事,雖欲耕田不盈畝。
輕舟將覽吳中春,獨信牆烏沿霞藪。
知子玉趾遠臨訪,倒屣出迎唯恐後。
山堂永日接言詞,楚萍色味兩俱剖。
自皓首。陶家埏埴以為器,
其大如甕小如缶。昔人知命斯上通,
動靜以時隨所有。我聞子論心惻惻,
儻或祭天必薪槱。大篇短韻時見投,
開霽清暘穿戶牖。強抽鄙意答長歌,
脂澤陋滋容益丑。錢塘風物湖山好,
與子相從頻載酒。一水汪灣暮日浴,
千巖轉側朝雲嘔。放懷方外聊自適,
舉杯相屬起為壽。美哉此樂世難得,
勿話歸期論子丑。
作者:梅堯臣
前日辭親淚,又為別友出。
愁極反無言,欲言詞已窒。
荷公知我詩,數數形美述。
茲道日未堙,可與古為匹。
孟盧張賈流,其言不相暱。
或多窮苦語,或特事豪逸。
而於韓公門,取之不一律。
乃欲存此心,欲使名譽溢。
竊比於老郊,深愧言過實。
然於世道中,固且異謗嫉。
交情有若此,始可論膠漆。
作者:王銍
佛心猶日出,何曾礙須彌。
散為普光明,合作四威儀。
萬古止此日,群目盡見之。
普現一切水,君自分澠淄。
高垂大圓鏡,君自存妍媸。
方寸無盡燈,何處存思惟。
高禪聞妙道,行作人天師。
維摩開丈室,庵成更求詩。
眾說列山嶽,我以一理推。
萬方聲一概,我初拙言詞。
至現莫如心,舉念週四維。
必明乃本明,盡掃棘與茨。
豈知都用晦,隱顯兩不知。
大千在毫髮,聖言不吾欺。
作者:白居易
懶病每多暇,暇來何所為?
未能拋筆硯,時作一篇詩。
詩成淡無味,多被眾人嗤。
上怪落聲韻,下嫌拙言詞。
時時自吟詠,吟罷有所思。
蘇州及彭澤,與我不同時。
此外復誰愛,唯有元微之。
謫向江陵府,三年作判司。
相去二千里,詩成遠不知。
作者:度正
君家謫仙人,豪俠好罵譏。
脫靴辱權幸,捧硯誇寵妃。
風月三千首,百卉弄春暉。
恭惟紫微公,執筆贊萬幾。
大行或差舛,考驗在璇璣。
同時三君子,日月爭光輝。
我生百年後,覽之神奮飛。
粵從志學來,斯文力發揮。
瓦劄帶塵壤,羊毛拂煙霏。
言詞雖不工,往往造精微。
邂逅逢名世,如何尚布衣。
為我特傾倒,我心亦依依。
從今願卜鄰,窮空不思歸。
厚意敢虛辱,三尺橫金徽。
作者:邾經
寂寞婁東寺,經過歲暮時。
後凋霜柏古,亂點石苔滋。
方外尊吾友,龍門得老琦。
十年今幾遇,早歲故相知。
震澤三江入,虹橋五色垂。
水西春酒熟,花下晚尊移。
聯句應題竹,留餐更折葵。
那知俱是客,各以業為師。
蓮社招呼費,茅堂出處卑。
也馳支遁馬,而向習家池。
何物譏臣朔,如人舞怪逵。
遂令兄弟急,豈但友生疑。
落落情偏好,悠悠事莫期。
參商天上路,萍梗海之涯。
向憶身猶白,前修道不緇。
君攀獅子座,我把桂花枝。
吳子非無學,周胥亦有為。
龍泉終再合,豹管未容窺。
泥滑雙扶屐,燈明共弈棋。
笑言方款合,交誼更堅持。
好客囊羞澀,捐人佩陸離。
初筵俄列豆,屢舞竟揚觶。
醉揖都輕別,醒吟每重思。
優哉聊復爾,捨此欲何之。
伐木鳴幽鳥,椷筒寄阿誰。
玉山投美璞,珠水照摩尼。
為說饒清事,從游盡白眉。
載觀名勝集,多是故人詩。
自笑如張翰,何煩識項斯。
江帆風去逆,林館雨留遲。
紫研玄香潤,紋窗棐幾宜。
翔鸞開粉紙,直髮引烏絲。
燕坐書成癖,窮探字識奇。
雄文《毛穎傳》,小隸《武梁祠》。
韓柳文章在,雲龍上下隨。
兩家才並立,千喙語難追。
小子真狂簡,前賢詎點嗤。
百金寧取直,三絕且聞癡。
漫與非神品,居然奉令儀。
異時傾孔蓋,八字讀曹碑。
回首高飛隼,行歌倒接夌。
剡溪歸盡興,泌水樂忘饑。
野閣延疏廣,韋編拾散遺。
儒冠傲軒冕,農耒力菑畬。
明月懷人遠,長林鼓瑟悲。
平常要久契,翻覆訝群兒。
願把平生意,毋求小有疵。
矢心同白水,披腹獻丹墀。
把袂寒潮上,還家夜雪吹。
上人逢顧愷,馮謝拙言詞。
作者:韓愈
天下兵又動,太平竟何時。訏謨者誰子,無乃失所宜。
前年關中旱,閭井多死饑。去歲東郡水,生民為流屍。
上天不虛應,禍福各有隨。我欲進短策,無由至彤墀。
刳肝以為紙,瀝血以書辭。上言陳堯舜,下言引龍夔。
言詞多感激,文字少葳蕤。一讀已自怪,再尋良自疑。
食芹雖雲美,獻御固已癡。緘封在骨髓,耿耿空自奇。
昨者到京城,屢陪高車馳。周行多俊異,議論無瑕疵。
見待頗異禮,未能去毛皮。到口不敢吐,徐徐俟其巇。
歸來戎馬間,驚顧似羈雌。連日或不語,終朝見相欺。
乘閒輒騎馬,茫茫詣空陂。遇酒即酩酊,君知我為誰。
作者:賈島
辯士多毀訾,不聞談己非。猛虎恣殺暴,未嘗嚙妻兒。
此理天所感,所感當問誰。求食飼雛禽,吐出美言詞。
善哉君子人,揚光掩瑕玼。
作者:趙孟堅
詡詡言詞巷陌兒,傾心反目易安危。
可嗟香盡蝶猶戀,誰謂機萌鷗不知。
寥落丹青秋後扇,縱橫黑白局中碁。
料應主意非羽買,其奈難祛絳灌疑。
作者:王銍
好山如幽人,深絕常避地。
潛峰獨呈露,孤立信奇最。
高擁一峰寒,縹緲亂雲氣。
萬古招行人,誰與賞心會。
我公實仙才,昆閬失品次。
挽公青霞襟,來作繡衣使。
終尋汗漫遊,高舉九霄外。
行色開畫圖,秋容掩新霽。
造化為我娛,神超物無累。
我窮知音稀,與世久無味。
落葉掃不禁,歲月水東逝。
愁作送公詩,出門更何詣。
贈言詞亦貧,無以掃高誼。
野宿慎衣裘,寒霜方夜墜。
作者:張九成
客有叩門者,冠劍何巍危
登堂各就坐,酬答好言詞。
中席客軒眉,揚袂論是非。
紛紛亂我耳,擾擾敗人思。
主人默無語,仰看孤鴻飛。
須臾進盤饌,勸客酒一卮。
謂言西山好,爽氣入吾扉。
客思亦沈寂,爐熏自霏霏。
作者:李延興
白髮悲王粲,青春羨賈生。
萬言詞慷慨,一賦氣崢嶸。
吊屈心猶壯,依劉恨未平。
懷賢坐長夜,斜月半窗明。
作者:林季仲
我與真歇師,同年五十八。
對之竟頹然,百事付華髮。
買舟系籬傍,一日來告別。
挽之不肯留,逕山演法切。
佛法果何如,請師為指訣。
俯首無一言,苦欲相泯滅。
余漫述所聞,此法本無缺。
山河連大地,鳥獸暨魚鱉。
抽至一蠛蠓,中含大千闊。
試即此身求,萬象皆森列。
聲色臭味等,六根能剖決。
阿誰使之然,未可計巧拙。
盍亦返故鄉,子細自披抉。
當有無價珍,終身用不徹。
胡為浪馳走,千里訪名剎。
環立廣坐下,覷人搖輔頰。
譬如坐海底,巨浸從頭沒。
反問岸上人,覓水濟我渴。
師聞抵掌笑,卻道我饒舌。
徑山堂未開,居士法先說。
儒生玩韋編,貝葉師所閱。
兩家相詬病,久矣互侵伐。
孰如吾二人,一見意軒豁。
縱談這個事,回出言詞末。
古人知造車。不較出門轍。
看誰到長安,寧論胡與粵。
因書問答語,聊以贈真歇。
去去亦何之,千水涵一月。
作者:蔡襄
吾友多稱君,思見寒附火。
氣溫玉開籍,才敏鏃加笴。
嘗於師魯書,言詞屢及我。
乖疏久益新,慕合迎已可。
奈何縻組綬,無路動車輠。
近乃得百篇,能詩今信果。
清寒水石舂,怪險蛟螭鎖。
遠念煙鴻去,呈妍露葩娜。
古人雖已矣,風流未應墮。
東來勿後期,山桃綴紅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