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無
波流雲散碧天空,魚雁沈沈信不通。
楊柳昏黃晚西月,梨花明白夜東風。
鞦韆庭院人初下,春半園林酒正中。
背倚欄杆思往事,書樓魂夢可曾可。
作者:沈一貫
何來稱若土,泛泛起清風。
詩卷留西派,禪心近北宗。
花明丹似女,松老禿如翁。
前日天台去,辛勤折數筇。
作者:貫休
見說武昌江上住,柏枯槐朽戰時風。
知師詩癖難醫也,霜灑蘆花明月中。
作者:王國維
亂山四倚,人馬崎嶇行井底。
路逐峰旋,斜日杏花明一山。
銷沉就裡,終古興亡離別意。
依舊年年,迤邐騾網度上關。
作者:王灼
花明霧暗非花霧。似春屏、短夢無憑據。夜月將來,曉燈催去。半衾餘暖空留祝情柔意密愁千縷。想一聲、雞唱東城路。暫作行雲,暫為行雨。陽台望極人何處。
作者:傅察
堂上春風至,欣欣草木情。
鴉鳴藏柳暗,蝶舞映花明。
暖日遲遲景,輕雷隱隱聲。
客來何所有,采蕨試新烹。
作者:陸容
天語遙將度嶺南,一方師表羨君堪。
潛回風俗觀新政,樂育英才副昔談。
愛護襟期同鄭老,能詩標格近羅含。
少年科第曾誰負,大好文章每自慚。
好士一生心耿耿,閱人多中目耽耽。
芹宮會講晨留榻,柏府程書晚駐驂。
道路漫從瀧吏問,姓名先得峒民諳。
蠻音啁哳初難辯,海味珍奇素所甘。
畫鼓發船馴巨鱷,青衿擁座聽春蠶。
文身俗在能無教,可語僧來不放參。
龍墨污唇閒吮筆,廌冠籠發老勝簪。
敷文聖代今同契,典禮儀曹夙陋聃。
逢石只應呼丈拜,歃泉寧復似渠貪。
花明蕉荔供行色,味雜檳蔞當酒酣。
故國乾坤惟欠雪,莫年山水定工嵐。
清風入誦炎蒸散,化雨隨車槁瘁覃。
駿骨收時忘牝牡,色絲成後看青藍。
贈行已乏金兼百,餞飲何妨爵過三。
往事莫言溫室樹,殊恩還憶上林柑。
鸞墀寶玉留情獻,蜃窟遺珠借手探。
轉眼又期歸報最,坐移鄒魯到瓊儋。
作者:鄭蕡
追賞層台迥,登臨四望頻。熙熙山雨霽,處處柳條新。
草長秦城夕,花明漢苑春。晴林翻去鳥,紫陌閱行人。
旅客風塵厭,山家夢寐親。遷鶯思出谷,鶱翥待芳辰。
作者:蔡松年
能自克。志復疏怯,嗜酒好睡。遇乘高履危,動輒有畏。道逢達官稠人,則便欲退縮。其與人交,無賢不肖,往往率情任實,不留機心。自惟至熟,使之久與世接,所謂不有外難,當有內病,故謀為早退閒居之樂。長大以來,遭時多故,一行作吏,從事於簿書鞍馬間,違己交病,不堪其憂。求田問捨,遑遑於四方,殊未見會心處。聞山陽間,魏晉諸賢故居,風氣清和,水竹蔥。方今天壤間,蓋第一勝絕之境,有意卜築於斯,雅詠玄虛,不談世事,起其流風遺躅。故自丙辰丁巳以來,三求官河內,經營三徑,遂將終焉。事與願違,俯仰一紀,勞生愈甚,弔影自憐。然而觸於事物,感今懷昔,考其見於賦詠者,實未始一日而忘。李君不愚,作掾天台,出佐是郡,因其行也,賦樂府長短句,以敘鄙懷。行春勝日,物彩照人,為予擇稚秀者,以雨中花歌之,使清泉白石,聞我心曲,庶幾他日,不嗜酒偏憐風竹,晉客神清,多寄虛玄。有山陽遺跡,水石高寒。曾為幽棲起本,幾求方外微官。謾蹉跎十載,還羨君侯,左駕朱。山村霰雪,竹外花明,瘦梅半樹斕斑。溪路轉、青簾佳處,便是蕭閒。寄謝王君精爽,摩挲森碧琅。個中著我,儲風養月,先報平安。
作者:劉辰翁
風雨東籬晚。渺人間、南北東西,平蕪煙遠。舊日攜壺吹帽處,一色沈冥何限。天不遣、魂銷腸斷。不是苦無看山分,料青山、也自羞人面。秋後瘦,老來倦。驚回昨夢青山轉。恨一林、金粟都空,靜無人見。默默黃花明朝有,只待插花尋伴。又誰笑、今朝蝶怨。潦倒玉山休重醉,到簪萸、忍待人頻勸。今又惜,幾人劍
作者:楊萬里
帶雪雖奇秪粉妝,酣晴別是好風光。
卻綠白日青天裡,照得花明暖得香。
作者:張孝祥
晚雨瀟瀟急做秋。西風涼鬢已颼颼。燭花明夜酒花福醉眼定知非妙賞,□詞端為□□留。想君涇渭不同流。
作者:宋之問
御路回中岳,天營接下都。百靈無後至,萬國競前驅。
文衛嚴清蹕,幽仙讀寶符。貝花明漢果,芝草入堯廚。
濟濟衣冠會,喧喧夷夏俱。宗禋仰神理,刊木望川途。
撫己貧非病,時來本不愚。願陪丹鳳輦,率舞白雲衢。
作者:敖陶孫
李下老人龍作儔,談經閱世無春秋。
一朝函谷占紫氣,萬里西極行青牛。
青蓮居士亦其裔,太白淪精來渴帝。
江東狂客漏神機,一號謫仙人得制。
天人驚世時一班,文采風流有遠孫。
百篇鬥酒真細事,郡有德政朝功言。
晉陵坐嘯列城祖,一札細書風九土。
為郎不用漢山錢,度支事繁通會府。
向來供億寬艱虞,祗今笏畫通材須。
裕農足國端有道,判花視草皆夷途。
金魚玉帶公所有,太夫人高松柏壽。
綵衣板與堪作圖,贔屭閬州陳母后。
人間盛事省見稀,王母一笑攘桃兒。
花明柳暗白日靜,鶯穿燕颺青春遲。
請君酌此西湖水,萬歲千秋佐天子。
清明寒食數日間,謹勿拋擲為佳耳。
作者:王炎
扣關倒屣略從容,驚見文章豹管中。
水闊山遙俱倦客,花明柳暗又東風。
錦囊收拾語皆好,黃卷沉潛經可窮。
會看臥龍騰踏去,知賢吾或似龐翁。
作者:楊無咎
曉來煙露重,為重陽、增勝致。記一年好處,無似此天氣。東籬白衣至,南陌芳筵啟。風流曾未遠,登臨都在眼底。人生如寄。謾把茱萸看子細。擊節聽高歌,痛飲莫辭醉。烏帽任教,顛倒風裡墜。黃花明日,縱好無情味。
作者:張翥
憶昔往尋剡中山,南明天姥相縈盤。
客路上頭穿鳥道,行人腳底踏風湍。
旦寒露重多成雨,洩霧濛雲互吞吐。
僕夫相呼巖壑間,空響應人作人語。
溪窮斷岸地忽平,石門壁立如削成。
隔水無數山花明,中有人家雞犬聲。
向來老眼曾到處,此境俱作桃源行。
百年留在范寬筆,水墨精神且蕭瑟。
上有翰林學士之院章,恐是宣和舊時物。
林猿野鶴應自在,令我相見猶前日。
時平會乞閒身歸,一壑得專吾事畢。
作者:翁孟寅
月高樓外柳花明。單衣怯露零。小橋燈影落殘星。寒煙蘸水萍。歌袖窄,舞鬟輕。梨花夢滿城。落紅啼鳥兩無情。春愁添曉酲。
作者:梅堯臣
春風東來幾萬里,相送入關如有情。
灞陵原邊柳條暗,咸陽橋畔桃花明。
自古恨別此兩處,十千美酒卮璃傾。
日落未落車馬動,子規滴血壯士驚。
行哉使君負膽氣,蜀道雖險心常輕。
是時門前大桐樹,爛漫紫萼啼流鶯。
弟兄同懷不可見,應亦夢覺嗟遠程,
太白山前一尺雨,桑下問蠶田問耕。
郡城夜開百姓喜,喜從迢遞壺漿迎。
作者:趙孟堅
桃花雨動,測測輕寒校曲檻面危闌,對東風、傷春懷抱。酒邊心事,花下舊閒情,流年度,芳塵杳,懊惱人空老。粉紅題字,寄與分明道。消息燕歸時,輾柔茵、連天芳草。瑣窗孤影,夜卜燭花明,清漏斷,月朦朧,掛在梅梢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