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嘉祐
白露沾蕙草,王孫轉憶歸。蔡州新戰罷,郢路去人希
謁帝不辭遠,懷親空有違。孤舟看落葉,平楚逐斜暉。
北闕見端冕,南台當繡衣。唯余播遷客,只伴鷓鴣飛。
作者:雍陶
南行春已滿,路半水茫然。楚望花當渡,湘陰橘滿川。
山橫湖色上,帆出鳥行前。此任無辭遠,親人貴用還。
作者:趙蕃
樹樹春花阜,田田秀來滋。
雖持玉節貴,不廢筍輿詩。
追送寧辭遠,乖離故在茲。
無嗔白頭舊,一見有深知。
作者:蘇軾
清風弄水月銜山,幽人夜度吳王峴。
黃州鼓角亦多情,送我南來不辭遠。
江南又聞出塞曲,半雜江聲作悲劍
誰言萬方聲一概,鼉憤龍愁為余變。
我記江邊枯柳樹,未死相逢真識面。
他年一葉斥江來,還吹此曲相迎餞。
作者:李白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
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
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九疊雲錦張,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闕前開二峰長,
銀河倒掛三石樑。香爐瀑布遙相望,
回崖沓嶂凌蒼蒼。翠影紅霞映朝日,
鳥飛不到吳天長。登高壯觀天地間,
大江茫茫去不還。黃雲萬里動風色,
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為廬山謠,興因廬山發。
閒窺石鏡清我心,謝公行處蒼苔沒。
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
遙見仙人彩雲裡,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願接盧敖遊太清。
作者:徐仁嗣
至德符天道,龍媒應聖明。追風奇質異,噴玉彩毛輕。
躞蹀形難狀,連拳勢乍呈。效材矜逸態,絕影表殊名。
岐路寧辭遠,關山豈憚行。鹽車雖不駕,今日亦長鳴。
作者:閻孝忠
不辭遠作瀟湘客,且入三仙洞裡來。
作者:袁中道
覓寺休辭遠,逢僧不厭多。
一泓春水疾,十里柳風和。
香霧迷車騎,花枝耀綺羅。
半生塵士胃,滌浣賴清波。
作者:曾豐
北陸澄彭蠡,南青拔祝融。
古都為漢郡,今牧得周公。
訪戴休辭遠,依劉莫諱窮。
寬為五旬別,歸橐盎春宮。
作者:梅堯臣
雌猿夜啼別湘東,曉尋故人背孤桐。
孤桐有聲彈不響,弦絕曲在埋蒿蓬。
知音萬古期必逢,今日已聞天下雄。
陟山涉水不辭遠,文章大名居禁中。
扣門一見顏色喜,抱琴三歎含徵宮。
九疇不汨微禹力,堯舜豈無明與聰。
推根致本賢意合,敘述況值太史公。
貿金得玉莫忘寶,卻過洞庭乘朔風。
猿休啼月月色好,還來舊山伴狙翁。
作者:龍輔
躋攀不辭遠,微汗濕紅粉。
萬一有桃源,當期郎共隱。
作者:李白
我游東亭不見君,沙上行將白鷺群。白鷺行時散飛去,
又如雪點青山雲。欲往涇溪不辭遠,龍門蹙波虎眼轉。
杜鵑花開春已闌,歸向陵陽釣魚晚。
作者:梅堯臣
牛背雙鸜鵒,煙陂共入時。
草枯行解美,日晚趁群遲。
閒載寧辭遠,相鳴不間雌。
初驚牧人去,飛上野桑枝。
作者:歐陽修
酌君以荊州魚枕之蕉,贈君以宣城鼠鬚之管。
酒如長虹飲滄海,筆若駿馬馳平◇。
愛君尚少力方豪,嗟我久衰歡漸鮮。
文章驚世知名早,意氣論交相得晚。
魚枕蕉,一舉十分當覆盞。
鼠鬚管,為物雖微情不淺。
新詩醉墨時一揮,別後寄我無辭遠。
作者:孟浩然
停午聞山鐘,起行散愁疾。2
尋林采芝去,轉谷松翠密。3
傍見精舍開,長廊飯僧畢。4
石渠流雪水,金子耀霜橘。
竹房思舊遊,過憩終永日。
入洞窺石髓,傍崖采蜂蜜。5
日暮辭遠公,虎溪相送出。6
作者:李復
轉首黃牛百里西,便風不斷滿歸旗。
青山隨客豈辭遠,白浪催船常恐遲。
多米漸聞荊渚近,故宮欲問楚人知。
今朝共話平安喜,更得長魚伴晚炊。
作者:權德輿
嘉招不辭遠,捧檄利攸往。行役念前程,宴游暌舊賞。
征軺星乍動,江信潮應上。煙水飛一帆,霜風搖五兩。
紛紛別袂舉,切切離鴻響。後會杳何時,悠然勞夢想。
作者:王丹桂
早年忘俗累。雲水寄天隅。群峰藏弊捨、養癡愚。寂寥孤淡,默默守如如。深謝崇真友,步*攜筇,不辭遠訪山居。奈門風、冷落清虛。相待禮全疏。微言頻勸諭、省區區。前程路險,認取妙元初。物物頭頭上,一段靈光,本來無欠無餘。
作者:馮惟敏
三月三日東風惡,滿城桃李都搖落。
乍隨飄揚入重雲,還自低回委深壑。
長安道上東復西,曲江池邊路轉迷。
飛空不解作紅雨,著土豈得為香泥。
風聲如雷塵如墨,行道之人長太息。
春光猶有三之一,千樹萬樹無顏色。
花開花落會有時,抵死不分狂風吹。
但願周流御溝水,寧辭遠別上林枝。
溟濛澒洞滿天地,倉皇未識東君意。
不遣紅英點翠苔,玉階那得留余媚。
君不見昨日花開枝葉青,折來插之雙玉瓶。
畫堂不省紅塵到,裊裊花氣芬中庭。
又不見樓頭小婦深閉門,晨起竟日寂無言。
捲簾欲放飛花入,撲面驚沙總斷魂。
作者:曾幾
蜂兒雖小物,各自有君臣。
奪食已非義,焚巢茲不仁。
殺身緣底罪,作俑定何人。
不憚高論直,寧辭遠送珍。
解包顏有喜,入坐齒生津。
海錯休膠列,山餚且不陳。
其誰心惻怛,為汝鼻酸辛。
願下孩蟲令,恩傾雨露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