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無名氏
倚天危閣貼重岡,細路縈紆石磴長。
曲澗碧流疏宿雨,夾山紅葉助斜陽。
作者:方岳
羽士巖前煙樹深,亂雲堆屋自無心。
鶴驚蕙帳夜岑寂,霜月正寒愁不禁。
作者:白居易
吾愛棲雲上華表,汝多攫肉下田中。
吾音中羽汝聲角,琴曲雖同調不同。
[別鶴怨在羽調,烏夜啼在角調。]
作者:石介
寺遠離朝市,同游並結軨。
階垠盤石磴,殿影落青冥。
地勝松筠眾,山名草藥靈。
洞門深數里,檜樹壽千齡。
疑有神仙聚,甯容魃魅停。
年多養龍虎。早已蟄雷霆。
石上生苔蘚,巖阿長茯苓。
晴雲出幽竇。陰霧滑疏櫺。
露滴茶芽潤,煙蒸竹汗青。
餐霞充道味,采朮驗丹經。
直擬陞高處,何妨陟絕徑。
遐觀際寥廓,下視何羶腥。
自被利名染,無因骯腑醒。
晨興看桉牘,夜坐守窗螢。
齷齪遵前訓,兢兢視此銘。
沉冥若籠鳥,囚緊似拘囹。
有願棲雲壑,相隨步翠坰。
平生山野性,暫喜據梧瞑。
作者:殷邁
百慮靜中起,旋向靜中消。
早知生即滅,始信起徒勞。
作者:李鄴嗣
穹廬夜徙後,野哭動江東。
亂瓦棲雲腳,荒炊坐馬通。
霾深天未白,霧滃日難紅。
廟火睢陽見,悲吟動晚風。
作者:釋文珦
茅屋小於船,寒宵此會偏。
苦吟因青得,幽思與閒便。
斷壁棲雲氣,虛窗閉篆煙。
帖殘重補畫,琴老不勝弦。
畫軸塵為古,茶爐火自然。
細泉膠莧腹,凍鶴隨松巔。
石鼓鳴如磬,翁瓶色類鉛。
雪明燈焰減,風遠漏聲傳。
鼠黠窺人走,僮頑背客眠。
骨清神欲脫,興逸語猶顛。
野性終應在,浮名豈足纏。
欲從支遁隱,款有買山錢。
作者:張嵲
山中處處罷芳菲,眾綠成陰繞碧溪。
薄暮鳥棲雲氣惡,滿林風雨杜鵑啼。
作者:鄒登龍
聞道幽居好,棲雲結數椽。
庭深關竹雨,衣潤染茶煙。
嵐氣生朝壁,湍聲入夜弦。
半生飛動意,未得痼林泉。
作者:雪江秀公
黃落山川入望遙,行過雲嶺憶前朝。
秋風廢苑悲叢棘,明月珠簾想玉簫。
島嶼晴浮漁樹浦,江潮寒上海鮮橋。
迢迢西崦斜陽路,惟見歸鴉趁暮樵。
作者:強至
越山東南號勝絕,古寺巖洞窮高深。
山雲出為洞口雨,或時散作巖下陰。
不有神物此蟠據,安得氣類長相尋。
寺僧愛雲恐雲遠,置閣雲上躡以臨。
豈惟憂懷獨舒悅,更許遊客開塵襟。
客來只知寓暫賞,不道歸去還塵侵。
寧如僧住得安穩,終日自共雲無心。
作者:陳自新
石刻仙潭神筆題,我來觀感仰靈祠。
千年墨浸東風裡,一掬吟魂秋水湄。
日暖香生起鶯鳳,月明影動舞蛟螭。
飛鸞白鶴俱王土,底事人家盡黍離。
作者:殷邁
六塵雖幻相,能令真性裂。
何名出世心,但不隨分別。
作者:諸葛賡
小築危亭聚石淙,清溪環繞不通江。
栽成傲骨梅千樹,呼出棲雲鶴一雙。
垂釣艇乘新漲水,攤書光借夕陽窗。
動名事事皆堪避,祇有詩情未肯降。
作者:殷邁
丈夫自堂堂,腳底有玄路。
撒手便歸家,何曾移寸步。
作者:全室宗泐
昔觀王粲《登樓賦》,近識林宗墊角巾。
淮上小山千里夢,江南芳草十年春。
來尋松院棲雲客,去作轅門草檄人。
明日天邊一回首,涼風吹老賞溪蘋。
作者:李廷忠
清溪路入武陵源,雞犬人家隔近村。
拔地一峰危作柱,棲雲五洞窄開門。
空庭有客掃松影,古徑無人踏蘚痕。
我欲白雲巖畔宿,月明一夜聽啼猿。
作者:劉學箕
鐘聲煙際來,佛屋棲雲端。
回飆度崖谷,疏韻出林巒。
東岫上明月,歸僧濯清湍。
作者:殷邁
應跡寄人寰,凝神棲絕境。
識得鐵牛機,壚焰如冰冷。
作者:蘇轍
伯時作《龍眠山莊圖》,由建德館至垂雲沜,著錄者十六處,自西而東凡數里,巖崿隱見,泉源相屬,山行者路窮於此。
道南溪山,清深秀峙,可游者有四:曰勝金巖、寶華巖、陳彭漈、鵲源。
以其不可緒見也,故特著於後。
子瞻既為之記,又屬轍賦小詩,凡二十章,以繼摩詰輞川之作雲。
建德館龍眠淥淨中,微吟作雲雨。
幽人建德居,知是清風主。
墨禪堂此心初無住,每與物皆禪。
如何一丸墨,舒捲化山川。
華巖堂佛口如瀾翻,初無一正定。
畫作正定看,於何是佛性。
雲薌閣清溪便種稻,秋晚連雲熟。
不待見新春,西風薌自足。
發真塢山開稍有路,水放亦成川。
遊人得所息,真意方澹然。
薌茅館山居少華麗,牽茅結淨屋。
此間不受塵,幽人亦新沐。
瓔珞巖泉流逢石缺,脈散成寶網。
水作瓔珞看,山是如來想。
棲雲室石室空無主,浮雲自去來。
人間春雨足,歸意帶風雷。
秘全庵世道自破碎,全理未嘗違。
溪山亦何有,永覺平日非。
延華洞共恨春不長,逡巡就搖落。
一見洞中天,真知世間惡。
澄元谷石門日不下,潭鏡月長臨。
細細溪風渡,相看識此心。
雨花巖巖花不可攀,翔蕊久未墮。
忽下幽人前,知子觀空坐。
泠泠谷層崖落飛泉,微風泛喬木。
坐遣谷中人,家家有琴築。
玉龍峽白龍晝飲潭,修尾掛石壁。
幽人欲下看,雨雹晴相射。
觀音巖倚巖開翠屏,臨潭置苔石。
有所獨無人,君心得未得。
垂雲沜未見垂雲沜,其如歸興何。
路窮雙足熱,為我洗盤陀。
勝金巖置馬步巖間,巖前得平地。
餚蔬取行簏,粗飽有遺味。
寶華巖團團寶華巖,重重蔭珍木。
歸來得商鼎,試鬻溪邊綠。
陳彭漈蒼壁立精鐵,縣泉瀉天紳。
山行見已久,指與未來人。
鵲源溪深龜魚驕,石瘦椿楠勁。
借子木蘭船,寬我芒鞋玻
〈四詩皆記伯時所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