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蘇軾
析塵妙質本來空,(夢中於此句若了然有所得者。
)更積微陽一線功。
照夜一燈長耿耿,閉門千息自濛濛。
養成丹灶無煙火,點盡人間有暈銅。
寄語山神停伎倆,不聞不見我何窮。
作者:貝瓊
不知春已過,一月雨聲中。
蒲短初侵水,花殘更受風。
病疑耽酒過,窮覺向詩工。
失喜聞鶯語,飛來草屋東。
作者:賈島
半夜長安雨,燈前越客吟。孤舟行一月,萬水與千岑。
島嶼夏雲起,汀洲芳草深。何當折松葉,拂石剡溪陰。
作者:丘處機
昔種良因,今生福地。虛空感、上真加衛。開壇闡化,垂恩普濟。凡一月、於中建成三會。三齋七也至日相呼,臨時莫避。乘齋且、散心遊戲。家中不足,眉頭長系。也則是、浮生過了一世。
作者:蘇軾
嘉祐中,翰林學士承旨鄧公聖求為武昌令,常游寒溪西山,山中人至今能言之。
軾謫居黃岡,與武昌相望,亦常往來溪山間。
元祐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考試館職,與聖求會宿玉堂,偶話舊事。
聖求嘗作《元次山窪樽銘》刻之岩石,因為此詩,請聖求同賦,當以遺邑人,使刻之銘側。
春江淥漲蒲萄醅,武昌官柳知誰栽。
憶從樊口載春酒,步上西山尋野梅。
西山一上十五里,風駕兩腋飛崔嵬。
同游困臥九曲嶺,褰衣獨到吳王台。
中原北望在何許,但見落日低黃埃。
歸來解劍亭前路,蒼崖半入雲濤堆。
浪翁醉處今尚在,石臼杯飲無樽罍。
爾來古意誰復嗣,公有妙語留山隈。
至今好事除草棘,常恐野火燒蒼苔。
當時相望不可見,玉堂正對金鑾開。
豈知白首同夜直,臥看椽燭高花摧。
江邊曉夢忽驚斷,銅環玉鎖鳴春雷。
山人帳空猿鶴怨,江湖水生鴻雁來。
請公作詩寄父老,往和萬壑松風哀。
作者:王柏
平生意廣奈才疏,學未成時家已。
蚤慕滄洲窮廣大,晚依麗澤沃焦柘。
先儒凜凜今如在,聖道洋洋熟與圖。
兩字高題時仰止,千江一月幾曾殊。
作者:趙彥端
宿雨才收,餘寒尚力。牡丹將綻也、近寒食。人間好景,算仙家也惜。因循盡掃斷、蓬萊跡。舊日天涯,如今咫尺。一月五番價、共歡集。些兒壽酒,且莫留半滴。一百二十個、好生日。
作者:蔡戡
憶昨南遊日,今余二十年。
扶輿潘母健,舉案孟光賢。
遠宦徒勞耳,重來倍愴然。
若非吾小阮,只影更誰憐。
作者:虞儔
玉琯新陽七日來,天將風月賦詩才。
別來又喜逢初度,相望何由把一杯。
霜後不凋門外柳,春前已折隴頭梅。
團欒今夜華堂燕,應念三州數往回。
作者:方逢振
雪棹慇勤泛剡溪,吟香為拂案頭埃。
老軀久已乞骸去,瘦骨應難入畫來。
但願東皇憐病瘦,早從西華覓雲台。
當年自是渠無分,明主何曾棄不才。
作者:釋慧開
歸來一月餘日,內外人事已畢。
恣意飽飯吃眠,說甚金圈栗棘。
分明告報諸禪,直下便須委悉。
更若擬議躊躇,照顧腦門霹靂。
作者:楊萬里
也知春向歲前回,不道春前早有梅。
折得數枝捻歸去,蜂兒一路趁人來。
作者:陸游
旋作園廬指顧成,柳陰已復著啼鶯。
百年更把幾杯酒,一月元無三日晴。
鷗鷺向人殊耐久,山林與世本無營。
小詩漫付兒曹誦,不用韓公說有聲。
作者:蘇軾
時來與物逝,路窮非我止。
與子各意行,同落百蠻裡。
蕭然兩別加,各攜一樨子。
子室有孟光,我室惟法喜。
相逢山谷間,一月同臥起。
茫茫海南北,粗亦足生理。
勸我師淵明,力薄且為己。
微屙坐杯酌,止酒則瘳矣。
望道雖未濟,隱約見津涘。
從今東坡室,不立杜康祀。
作者:朱慶餘
軒車此去也逢時,地近湘南頗入詩。一月計程那是遠,
中年出守未為遲。水邊花氣熏章服,嶺上嵐光照畫旗。
想得化行風土變,州人應為立生祠。
作者:利登
歲暮遊子歸,余始為行客。
朔風萬里長,吹雪犯巾幘。
臨行不言苦,不忍母心惻。
乾坤迫短景,寒日易傾仄。
冰池綠骨巉,凍車瓊網澀。
一寒忍已熟,浪出還自責。
撫劍睨前岡,雲重楚天黑。
作者:舒岳祥
繩祖初彌月,清晨抱見翁。
頗憐頭額大,妝愛月時同。
句法何時就,家聲待汝洪。
吾年八十二,方見汝成童。
作者:劉崧
轉覺別來俱老大,四年不見奈愁何。
直須燈下狂呼酒,比較何人白髮多。
作者:趙蕃
忽忽重陽今一月,菊花數朵見城根。
前詩有約能從否,不厭張羅幸過門。
作者:潘牥
愛極愁風雨,移根入畫簷。
色過袍樣紫,香帶蜜脾甜。
密葉團團護,幽枝歲歲添。
芬芳無著處,一月在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