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陸游
平生涉世似虛舟,不著胸中一點愁。
已用浮雲看富貴,肯緣華屋歎山丘?戴溪寒釀千峰雪,嚴瀨聲酣七里秋。
好景人間隨處有,未埋白骨且閒遊。
作者:釋道璨
漢室興亡一聚塵,山河社稷幾翻新。
獨余七里灘頭水,只屬嚴家不屬人。
作者:胡則
占斷煙波七里灘,漁蓑輕拂漢衣冠。
高蹤磨出雲涯碧,清節照開秋水寒。
澤國幾家供廟食,客星千載落雲墩。
我來亦有沙洲興,願借先生舊釣竿。
作者:蘇軾
寺去縣七里,三山犬牙,夾道皆美田,麥禾甚茂。
寺下溪水可作碓磨,若築塘百步閘而落之,可轉兩輪舉四杵也。
以屬縣令林挘苟匠芍?/p>
二年流落蛙魚鄉,朝來喜見麥吐芒。
東風搖波舞淨綠,初日泫露酣嬌黃。
汪汪春泥已沒膝,剡剡秋谷初分秧。
誰言萬里出無友,見此二美喜欲狂。
三山屏擁僧捨小,一溪雷轉松陰涼。
要令水力供臼磨,與相地脈增堤防。
霏霏落雪看收面,隱隱疊鼓聞舂糠。
散流一啜雲子白,炊裂十字瓊肌香。
豈惟牢丸薦古味,(束皙《餅賦》云:饅頭薄持,起搜牢丸。
)要使真一流仙漿。
詩成捧腹便絕倒,書生說食真膏肓。
作者:劉長卿
陋巷喜陽和,衰顏對酒歌。懶從華發亂,閒任白雲多。
郡簡容垂釣,家貧學弄梭。門前七里瀨,早晚子陵過。
作者:陳造
誰謂石一拳,不作江流礙。
朝來揚帆西,瞥若驥歷塊。
龍眼風火磯,培塿視華岱。
似聞潢潦時,亦復鼓湍匯。
鑿去本不難,奇巧禹所愛。
其上嘉樹密,其側魚網曬。
居惟羨漁鄉,復欲老犢背。
西歸儻得此,庸敵七里瀨。
作者:厲鶚
秋光今夜,向桐江,為寫當年高躅。風露皆非人世有,自坐船頭吹竹。
萬籟生山,一星在水,鶴夢疑重續。孥音遙去,西盧漁父初宿。
心憶汐社沉埋,清狂不見,使我形容獨。寂寂冷螢三四點,穿過前灣茅屋。
林淨藏煙,峰危限月,帆影搖空綠。隨風飄蕩,白雲還臥深谷。
作者:文天祥
蒙沖兩岸夾長川,鼠伏孤蓬棹向前。
七里江邊驚一喝,天教潮退閣巡船。
作者:宋祁
上帝懷明德,圓壇展盛儀。
南城七里路,三歲一郊時。
豫動森華蓋,乾行儷絳螭。
山河對旒冕,辰象倚旍旗。
樂祏前增謐,皇靈下告慈,
密都俄奠玉,清廟遍嘗粢。
田燭紛先置,軒營肅左移。
禮行忘景晏,恩厚覺寒遲。
紫宙天鴻洞,賓柴燎陸離。
合祛聯祭秸,妥侑判純犧。
腏食千華炬,陪祠萬翠緌。
開天浮協氣,亙海受洪釐。
愛日兼祥至,隨風與令馳。
群心樂更始,徽冊貺顓辭。
堯舜文章煥,淵雲頌歎疲。
作者:孟浩然
謂予獨迷方,逢子亦在野。
結交指松柏,問法尋蘭若。
小溪劣容舟,怪石屢驚馬。
所居最幽絕,所住皆靜者。
雲簇興座隅,天空落階下。
上人亦何聞,塵念都已捨。
四禪合真如,一切是虛假。
願承甘露潤,喜得惠風灑。
依止托山門,誰能效丘也。
作者:宋庠
帝揆三微歷,郊嚴七里壇。
對修清廟饗,來接上神歡,
閶闔開金狄,鉤陳扈玉鑾。
軒游葩蓋密,漢兆紫營寬。
電策千騶躍,雲柯萬戟攢。
清塵風命伯,占表日名官。
瑞羽叢齋邸,仙瓊飲露盤。
啟毛牲辨栗,啐爵醑浮蘭。
合樂迎天籟,高煙破夕寒。
六飛回左御,雙闕敞南端。
雍鷺翔賓紱,星雞集赦竿。
即時恩作解,先此化勝殘。
善頌康衢溢,鴻名寶牒刊。
貢圖包禹計,王叢詠豳難。
戶有更錢復,朝無賞印劇?/p>
史臣叨從祀,宣美愧濡翰。
作者:楊公遠
玉蕊花開觸處芳,瓷瓶安頓細平章。
怕渠不肯梅花弟,能趁春風七里香。
作者:陸游
桐廬縣前櫓聲急,蒼煙茫茫白鳥雙。
亂山日落潮未落,勝絕不減吳松江。
作者:張伯玉
魯望江南客,風騷獵將壇。
高吟得意處,清韻逼人寒。
場屋聲華舊,襟靈渤澥寬。
閨門盡羔雁,庭野列芝蘭。
黽勉來新定,淹留就小官。
酒論浩劫飲,山欲上天看。
待月高峰寺,聽猿七里灘。
入雲移翠簜,鑿石引鳴湍。
一日交符去,芳風善繼難。
紅塵久離闊,白首此相歡。
留方醫鶴膝,貺別遺漁竿。
虎杏寧知用,松筠幸未殘。
路長分驥騄,火烈辨琅?/p>
沙際多平仲,鴒原有謝安。
卷舒知自得,不用苦彈冠。
作者:趙師俠
亂山春過雪成堆。七里遞香回。蕊簇玲瓏金粟,花裝碎屑玫瑰。蘭衰梅謝,桃粗李俗,誰與追隨。清絕殿春仙侶,清風吹破荼。
作者:劉克莊
七里深林集暮鴉,插空金碧被林遮。
華堂何止容千衲,菜地猶堪置萬家。
虎去有靈知伏弩,僧來敘舊約分茶。
世人要識峰頭冷,六月重綿坐結跏。
作者:張伯玉
瀧口波自平,滄洲分兩溪。
辛勤下百粵,乍出天一涯。
近入桐廬市,潮水濫中泜。
不聞湍瀨聲,沙鳥浩然飛。
物我兩俱適,吾亦浩然歸。
作者:李師中
社稷功名出隱淪,天高聽遠亦應聞。
龐眉一去無人間,七里商山但白雲。
作者:陸游
春水六七里,夕陽三四家。
兒童牧鵝鴨,婦女治桑麻。
地僻衣巾古,年豐笑語嘩。
老夫維小艇,半醉摘籐花。
作者:張伯玉
前歲過此州,手持七閩節。
雖遠更憚勞,攬轡遲明發。
回瞻七里灘,何日榜舟歇。
幸得滿三年,解符下甌粵。
卻到新安江,依然舊澄澈。
斂巾照江水,無白可添發。
州人多故吏,羅立皆磬折。
問我此去心,復有何施設。
興方顧諸老,謝爾相慰說。
此度歸來心,可共嚴陵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