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寅
大江之東水為國,其間巨浸稱震澤。
澤中有山七十二,夫椒最大居其一。
夫椒山人耿敬霽,與我十年為舊識。
晝耕夜讀古人書,青天仰面無慚色。
令我圖其所居景,煙樹茫茫渾水墨。
我也奔馳名利人,老來靜拂塵埃跡。
相期與君老湖上,香飯魚羹首同白。
作者:陽枋
秋深客棹倚吳頭,喜見江鄉素月福
水墨畫成洲渚遠,神仙宅盡水雲幽。
心間最與趣相會,句拙憐景莫收好。
多少樓台羅綺席,未知真是賞中秋。
作者:楊萬里
湖水吞天去,湖風送浪還。
銀山何處是,青底是君山。
作者:蘇頌
蠉飛蠕動誠微物,尺素輕盈誰畫出。
一朝君手將動搖,猶似吟風欲跳逸。
竹梢草際弄輕翰,水墨淺深見纖質。
昔人徒愛明月詩,何似今看老師筆。
作者:吳龍翰
半生江海冰壺翁,擔風荷雨七尺筇。
爛嚼扶桑紫金椹,玉樓光徹十二重。
飽吃孤山白玉花,一鑿九竅開玲瓏。
能鈹明月鑄雙眼,故能搜異窺神功。
能穿星斗掛胸次,故能神遊八極之鴻蒙。
手撼煙雲出硯石,酒酣奮筆驅雷風。
回山轉海有力量,頃刻鵝溪幻出白練之寒江,
碧玉之奇峰。瀟湘洞庭忽在眼,
冷落煙竹蒼梧空。碧天萬里渺無際,
但見隱隱歸飛鴻。江門過雨涼如許,
木落瀟瀟秋滿浦。月明何處起漁歌,
小艇人歸急搖櫓。鷗沙漠漠洲渚昏,
無數寒鴉棲古渡。景物變態雖無窮,
筆端有口一一吐。研丹吮粉尤精奇,
且與王爵爭毫釐。寧肯沒骨媚時好,
逸氣往往追徐熙。一點春風幾花卉,
化工權柄君所私。獻之牸牛韓干馬,
滕王蛺蝶僧繇魚。下筆眾妙各俱足,
開卷錯落中珠璣。顧家層樓連天起,
俗士那敢窺藩籬。嘔心抽思何自苦,
乃使肌骨化作枯松枝。君不見梅邊有狂客,
風饕雪虐寧忍饑。吟軀未老貌先老,
不覺兩鬢紛如絲。
作者:仇遠
冰薄沙昏短草枯,采香人遠隔湘湖。
誰留夜月群仙佩,絕勝秋風畹圖。
白粲銅盤傾沆瀣,清明寶玦破珊瑚。
卻憐不得同蘭蕙,一識清醒楚大夫。
作者:喻良能
秀野臨空闊,三堂若是班。
荷香平入座,湖影倒涵山。
魚鳥丹青裡,雲煙水墨間。
他年儻同社,應共狎鷗閒。
作者:楊萬里
兩岸山林總解行,一層送了一層迎。
天公收卻春風面,拈出酸寒水墨屏。
作者:張明中
雨濕桑樞夜不關,北窗誰更肯遮闌。
冷侵硯滴渾無潤,凍折詩眉未系寒。
萬里雲容同水墨,四垂簷溜欲琅?/p>
梅花枝上春應到,袖手窗前子細看。
作者:方回
梅梢前後兩枝春,春世中間各寫真。
忽見花王大如斗,始知天地有君臣。
作者:楊萬里
東齋歸自涴花裡,訪我弄泉惠山趾。
隨身萬里只孤舟,一簪不曾著行李。
忽拈遠物出袖中,乃是孔明廟前古柏閬州松。
徑從平地便起立,上穿屋瓦到青穹。
老蛟脫鱗乾見骨,厥孫碧絲作鬚髮。
石間霜皮二千尺,石似孤根根似石。
硬根瘦干未要論,葉間猶帶漢唐春。
歲久亦無苔蘚痕,只有雪山之雪玉壘雲。
卻收松柏半天裡,兒上捲來一張紙。
作者:黃庭堅
往逢醉許在長安,蠻溪大硯磨松煙。
忽呼絹素翻硯水,久不下筆或經年。
一日踏門撼門鈕,巾帽欹斜猶索酒。
舉杯意氣欲翻盆,倒臥虛樽將八九。
醉拈枯筆嘗墨色,勢若山崩不停手。
數尺江山萬里遙,滿堂風物冷蕭蕭。
山僧歸寺童子後,漁伯欲渡行人招。
先君笑指溪上宅,鸕茲白鷺如相識。
許生再拜謝不能,乃是天機非筆力。
自陳精力初未衰,八幅生絹作四時。
蚤師李成最得意,什襲自藏人已知。
貴人取去棄牆角,流落幾姓知今誰。
大梁畫肆閱水墨,四圖宛然當物色。
自言早過許史門,常賣一聲偶然得。
雨雪涔涔滿寺庭,四圖泠落讓丹青。
往來睥睨誰比數,十萬酬之觀者驚。
客還次第閱春夏,坐見歲序寒崢嶸。
王丞來觀歎唧唧,亦如我昔初見日。
新詩雌黃多得實,信知君家有摩詰。
我持此圖二十年,眼見綠發皆華顛。
許生縮手入黃泉,眾史弄筆摩青天。
君家枯松出老翟,頗似破屏有骨骼。
一時所棄願愛惜,不誣方將有人識。
作者:江表祖
碧瓦丹稜轉盼成,一亭聊復寄閒情。
人如水墨畫中立,山向蕪盡處山橫。
舟入柳陰沖鷺去,簷依波面蔭魚行。
題詩每愧臨流意,吟苦那知白髮生。
作者:黃庭堅
雪後憑高望洛都,萬峰遮眼白模糊。
相將閬苑樓台上,展盡山陰水墨圖。
作者:黃敏求
玉潤金寒情窈窕,縞裙翠帶態輕盈。
只愁微月清無對,更畫梅樊作弟兄。
作者:朱翌
良夜天徹幕,林間月如篩。
解與竹傳神,月娥真畫師。
東坡元不死,鶴駕相追隨。
羽氣未掃除,戲筆聊一麾。
調和水墨勻,幻出虯龍枝。
圖成不掛壁,擲地容俯窺。
欲進復小卻,尚慮鞋底泥。
作者:項安世
急雨暗洲渚,顛風吹客船。
不知何世畫,水墨水江天。
作者:張鎡
昔年風露鄉,裙破郁金黃。
別來參祖意,壞色染衣裳。
作者:文同
朝陽之峰乃天設,曲嶺長崗地盤結。
下臨絕澗走索回,上聳巍亭飛截嵲。
晚雲幾處水墨畫,秋樹數番紅綠纈。
安能恰會此時閒,靜與詩翁吟曉雪。
作者:陳造
雍郎高韻似文同,水墨仍參二米風。
解搴山川歸短幅,可能陸續寄來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