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著
綠發紅顏玉雪膚,南風吹送上雲衢。
平生師友相從去,本色功名一笑圖。
庠校元非餬口地,詩書卻是護身符。
頹波世事那堪說,要見人閒有丈夫。
作者:陳與義
別君不覺歲時荒,豈意相從魑魅鄉。
篋裡詩書總零落,天涯形貌各昂藏。
江南今歲無胡虜,嶺表窮冬有雪霜。
儻可卜鄰吾欲住,草茅為蓋竹為梁。
作者:鄧林
眉疏目朗姿圓通,詩書萬卷羅心胸。
華陽三茅仙洞中,鳳笙隱隱和松風。
薪林圖識呈梁公,硃砂曾青霜雪容。
服之身體飄輕鴻,積金澗泉東復東。
山中宰相那無功,昭陽竟作單于宮。
作者:黃庶
蓬萊楚山底,傍捨竹四圍。
狂鞭入門戶,亂筍爭牆籬。
與竹事還往,相對一束書。
壯長走世路,駑駘強鞭笞。
塵埃客灞滻,遠夢夜夜歸。
小亭久不理,漏棟生白芝。
偶放簿書筆,杖屨改舊詩。
呼童誅蒿萊,掃灑莓苔基。
誰庭無花卉,憎有兒女姿。
獨移蒼煙本,慰我千里思。
坐生山林趣,亭園有光輝。
免使清風來,留在桃李枝。
月明繞竹步,撚挽頤頷。
相向若知己,動搖影參差。
人間欠藥石,稚乳驕羌夷。
青杉汗汗垢,寸尺莫可裨。
忍作倉廩盜,寧老詩書饑。
養筍為釣竿,早晚耕蒿藜。
作者:王洋
提封猶是古方隅,廟食何慚百世餘。
醴酒不陳賓客去,於今遺俗重詩書。
作者:胡仲參
漫浪江湖已十霜,一秋強半又重陽。
可憐白日渾閒度,偶對黃花覺自傷。
客舍題詩書感遇,市樓沽酒慰淒涼。
登高不為酬心賞,直欲憑欄望故鄉。
作者:許衡
月下簷西,日出籬東,曉枕睡餘。喚老妻忙起,晨餐供具,新炊藜糝,舊醃鹽蔬。飽後安排,城邊墾*,要占蒼煙十畝居。閒談裡,把從前荒穢,一旦驅除。為農換卻為儒。任人笑、謀月拙更迂。念老來生業,無他長技,欲期安穩,敢避崎嶇。達士聲名,貴家驕蹇,此好胸中一點無。歡然處,有膝前兒女,幾上詩書。
作者:樓鑰
阿斗生來十五年,未曾一日去翁前。
聞詩勿廢家庭問,習吏仍求城旦篇。
婚宦有涯真是幸,巾箱所蓄要相傳。
榮罍雖小性非魯,口授詩書加愛憐。
作者:黃庭堅
爭名朝市魚千里,觀道詩書豹一班。
末俗風波尤浩渺,古人廉陛厘躋攀。
螗螂怒臂當車轍,鸚鵡能言著鎖關。
顧我安知賢者事,松風永日下簾間。
作者:杜范
奕世詩書遠,三劉姓字香。
鄉評高宿望,裡社借餘光。
蓮浦秋堂晚,松岡夜室長。
典刑無復見,南望獨淒涼。
作者:皇甫濂
溟溟雨露集,熙熙歲始更。
靈蠢各有化,人理獨無生。
念我泉下子,一絕如朝榮。
生男以待終,胡為遘夭煢。
天奪良以速,安貴顏仁名。
清塵布虛室,寒晦凝軒屏。
宿草旅庭薦,哀鳥為悲鳴。
悵恍鯉趨日,禮訓猶用情。
流目無存形,涕淚交沾纓。
恫憂何能已,歎息每遺聲。
堂闈曠綦跡,詩書空復盈。
奚但腸九回,心膂成頹崩。
愧乏延陵達,無乃傷吾明。
作者:陳文蔚
自從天地開闢來,溪水清駛山崔嵬。
山高水清亦奇觀,怪問胡不生人材。
人材本作世間用,樸僕支傾作梁棟。
不然空冒一時名,過眼空花已如夢。
人生出處不可期,伊周亦偶遭明時。
顏閔何嘗有科目,德尊百代帝王師。
自古相傳惟此道,一派源流端可考。
道存不係窮與通,經濟業窮耕釣老。
風埃鼎鼎百年中,世事興廢何終窮。
只有詩書傳聖學,堯舜授受同高風。
喚醒此原山與水,孕秀髮祥從此始。
立朝有道佐明君,抱璞山林亦奇偉。
吾家家此不計上,未知起者誰其先。
丈夫才業貴自負,不必美惡歸山川。
久欲題詩磨翠壁,要使後來聞義激。
乾坤造化豈無人,細與摩挲觀此石。
作者:李劉
碧油滿眼詩書帥,紫橐駢肩獻納臣。
有客皆能歌保魯,如公方合美生申。
莊椿坐閱人間世,嶰竹早吹天上春。
士曰時哉起君實,只今猶可卻遼人。
作者:張孝祥
玉節珠幢出翰林。詩書謀帥眷方深。威聲虎嘯復龍吟。我是先生門下士,相逢有酒且教斟。高山流水遇知音。
作者:鄭剛中
暌闊星霜又欲周,詩書深恐廢前修。
相承韡韡常怡悅,有罵申申正噢咻。
一暴而進非所喜,半塗之畫最堪羞。
茅簷紫竹窗前榻,我尚慇勤為爾留。
作者:杜淹
冠蓋游梁日,詩書問志年。佩蘭長阪上,攀桂小山前。
結交澹若水,履道直如弦。此歡終未極,於茲獨播遷。
赭衣登蜀道,白首別秦川。淚隨溝水逝,心逐曉旌懸。
去去逾千里,悠悠隔九天。郊野間長薄,城闕隱凝煙。
關門共月對,山路與雲連。此時寸心裡,難用尺書傳。
第三十一卷
作者:羅燁
破盡詩書泣鬼神,發揚義士顯忠臣。
試開戛玉敲金口,說與東西南北人。
作者:劉克莊
滿腹詩書,餘事到、穰苴兵法。新受了、烏公書幣,著鞭垂發。黃紙紅旗喧道路,黑風青草空巢穴。向幼安、宣子頂頭行,方奇特。溪峒事,聽儂說。龔遂外,無長策。便獻俘非勇,納降非怯。帳下健兒休盡銳,草間赤子俱求活。到崆峒、快寄凱歌來,寬離別。
作者:王之道
熙熙台上。秋色增清壯。和氣溢,祥煙揚。淮山供雜俎,湖水浮新釀。人共仰,貔貅坐擁詩書將。簫鼓聲嘹亮。珠翠環相向。回妙舞,遲妍唱。竟斟長命斝,同試滄溟量。鋒車往,東歸遂繼華原相。
作者:李處權
仰止先生道不窮,愛茶直似玉川翁。
靈芽動是連城價,妙手才爭一水功。
賤子詩書元未飽,愁腸藜莧豈宜蒙。
高齋罷酒陪清啜,歸御泠然兩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