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茅大方
百二山河重鎮雄,金城環繞宛如龍。
南樓勢插金冥表,東井光連紫極中。
書演九疇宣帝范,詩歌二雅正皇風。
儒臣進講思陳戒,敢學揚雄賦漢宮。
作者:韓維
炎風得秋亦已涼,喜抱塵策羅南窗。
策中古人不可見,獨詠君子予心降。
高丈大論日傾吐,響快有類鍾應撞。
卻嗟吾儕多暇日,俚謠暴謔何其嚨。
驅車正得我所念,起具餚蔌陳杯缸。
自憐愚戇接豪邁,蔽履乃與華冕雙。
聖經王道有本末,斟挹醇粹揮其尨。
須臾上下今與古,武庫掇掇千予鏦。
疑懷滯義一開豁,有如暗室來明釭。
馮侯抗議亦殊健,短鉤長{左缶右丕}相撐摐。
介卿後至語閒暇,偃載戈早韜旌幢。
弱弓枉矢尚何用,久已束手甘避逄。
是時君有山陽役,扁舟已具河之矼。
朝吟淮山翠撲撲,夜夢楚水鳴淙淙。
軒然欲去坐所惜,文字雅正姿信悾。
行年三十不得飽,況有薦道登朝邦。
遂令奔放不自斂,欲旅漁犯釣終湖江。
朝廷攬賢無遠近,北盡漠塞南嶺瀧。
如君才大齒且壯,安可推亮而居龐。
功名得時看樹立,豈若都尉眉空厖。
作者:葉適
老衰哭無淚,行歎復坐嗟。
荒涼鶴嗚村,尚友初萌芽。
當時各年少,涉世迷驪騧。
中天懸明月,爭欲伸手拿。
朝語日再昃,夜談更五檛。
君文蚤貴重,蜀錦載胡車。
離離三千首,雅正排淫哇。
石碑富規制,玉策垂芬葩。
簡牘尤妙美,一字不可加。
笑我自山野,悲君混泥沙。
古稱騷人窮,留與後代誇。
臨誰寄音信,已受南台衙。
俄然被彈射,翻燎北塢畬。
季也守大玉,千里畦稻麻。
請登小芙蓉,萬仞凌煙霞。
茲游隱者事,亦用期屢差。
書來病良慰,誓言指春華。
秉我烏臼燭,瀹以蔣富茶。
那知是絕筆,楊柳空白花。
頗疑魂氣升,彷彿天之涯。
多生註周易,遙認草玄家。
作者:鄭谷
風騷為主人,凡俗仰清塵。密行稱閨閫,明誠動搢紳。
周旋居顯重,內外掌絲綸。妙主蓬壺籍,忠為社稷臣。
大儀牆仞峻,東轄紀綱新。聞善常開口,推公豈為身。
立朝鳴珮重,歸宅典衣貧。半醉看花晚,中餐煮菜春。
晴台隨鹿上,幽墅結僧鄰。理論知清越,生徒得李頻。
藥香沾筆硯,竹色染衣巾。寄鶴眠雲叟,騎驢入室賓。
近將姚監比,僻與段卿親。葉積池邊路,茶遲雪後薪。
所難留著述,誰不秉陶鈞。喪亂時多變,追思事已陳。
浮華重發作,雅正甚湮淪。宗從今何在,依棲素有因。
七松無影響,雙淚益悲辛。猶喜於門秀,年來屈復伸。
作者:黃庶
古樂治情性,故使風俗完。
鄭衛入人耳,雅正聲日殫。
教化走薄惡,靡靡如轉丸。
全音不可見,來往寂寞間。
我疑至和意,獨落詩人肝。
或以鳴道德,或以傷憂患。
存者三百篇,興寄青與丹。
至今如清風,留在喬木端。
敦厚久衰落,坐見王澤乾。
後世其得者,或謁道之門。
失者抱大羹,競下鹹與酸。
最晚李杜出,遂將風雅壇。
內以康心脾,睥睨萬物根。
予早酷愛慕,強把屈瓠鑽。
當食對藜藿,誦之若熊蹯。
崔子我同好,韻字嗟璞渾。
其詩長於適,意趣猶捭豚。
巨軸逾百篇,抵我輕歟璠。
得之忘睡眠,夜拭瞳膜昏。
若游金貂市,時見太古冠。
淡泊路久茀,共約鋤榛菅。
當結明月期,與君酌醇源。
作者:喻良能
平生癖瘀詩,業債餘清淨。
但已心孔開,敢誇筆鋒勁。
疾書或欹斜,所向必雅正。
顧慚非晉人,出語那韻勝。
亦好三畝園,松竹互掩映。
門闌雖間啟,俗客未省迎。
豈唯愜幽情,頗復動詩興。
朅來古泮宮,未諳麋鹿性。
何處更有詩,抗走足不定。
宗英出大篇,重此綠綺贈。
未應費推敲,詎止工競玻
此作不為妙,妙處知難更。
吟壇將風雅,瑣尾宜退聽。
賀白真雁行,離騷可奴命。
熟複句中眼,如對麈尾柄。
迷途獲指南,從此識畦逕。
自應形讚歎,誰復獻嘲評。
佳處未易知,當有識者證。
作者:韓絳
兌悅無如會友朋,況多吟詠思飛騰。
塤篪雅正無它間,孔翠光華不自勝。
好事僮兒歌已遠,爭傳牋紙價還增。
群居豈弟吾儒行,鄒魯風流喜重興。
作者:王哲
放心坦蕩,樂閒閒、應使蟲消屍去。清靜長施憑雅正,封寶瓶口守護。闡辟雙關,非能運轉,也得全精固。三陽相見,五神分朗團聚。由此雖寢無眠,頤顏養浩,潔白盈盈數。直待澄鮮方是徹,愈覺真靈開悟。性結成丹,圓光耀赫,決遇明師度。紅霞繚繞,恁時迎引歸去。
作者:石介
四五十年來,斯文何屯蹇。
雅正遂彫缺,浮薄競相扇。
在上無宗上,淫哇千萬變。
後生益纂組,少年事彫篆。
仁義僅消亡,聖經亦難散。
其徒日已多,天下過大半。
路塞不可辟,甚於楊墨患。
辭之使廓如,才比孟子淺。
患不恐不救,有時淚如霰。
大賢為時生,去聖猶未遠。
昔日到汶上,熙道始相見。
知道在熙道,一見不敢慢。
尊之如韓孟,與道作藩翰。
今春來南都,明復去京輦。
未識心相通,所懷恨未展。
明復無羈縛,我有守宮限。
南走三百里,訪我殘不倦。
劇談露胸臆,胸臆無畔岸。
高文見事業,事業盈編簡。
一一皇霸略,縱橫小管晏。
磊磊王相才,上下包周漢。
二賢信命世,實為有道見。
天使扶斯文,淳風應可逭。
我綴二賢末,材駑媿款段。
作者:林逋
山壑氣相合,旦暮生秋陰。
松門韻虛籟,錚若鳴瑤琴。
舉目群狀動,傾耳百慮沉。
按部既優遊,時此振衣襟。
泓澄冷泉色,寫我清曠心。
飄颻白猿聲,答我雅正吟。
經台復丹井,捫蘿常遍臨。
鶴蓋青霞映,玉趾蒼苔侵。
溫顏煦槁木,真性馴幽禽。
所以仁惠政,及物一一深。
灑翰嶙峋壁,返駕旃檀林。
回睨窣堵峰,天半千萬尋。
作者:韋應物
皓月升林表,公堂滿清輝。嘉賓自遠至,觴飲夜何其。
宰邑視京縣,歸來無寸資。瑰文溢眾寶,雅正得吾師。
廣川含澄瀾,茂樹擢華滋。短才何足數,枉贈愧妍詞。
歡盼良見屬,素懷亦已披。何意雲棲翰,不嫌蓬艾卑。
但恐河漢沒,回車首路岐。
作者:衛宗武
乍合成乍離,歲月何飄忽。
重來吾愈老,喜復遂良覿。
月麓號新改,簪裳亦殊昔。
議論羲皇前,咳唾煙霞出。
囊中詩一編,語到不可及。
清圓粲珠璣,雅正諧呂律。
新吟多感慨,能使鬼神泣。
洗耳聽談玄,有言皆造極。
害然啟其蒙,不覺膝欲屈。
一碧涵千峰,吳興山水窟。
來辦結構資,丹砂鑄仟骨。
魯公千載祠,已僕誰復植。
新宇儻落成,端莊厲忠直。
滔滔奸佞夫,見使心怵惕。
雖為老氏徒,未廢儒者術。
我有招隱廬,亦足以棲白。
安能挽之留,共勘先天易。
作者:祖無擇
院靜遠囂塵,虛堂締構新。
幾招台嶺客,共話沃州春,
想像山中樂,優遊物外身。
公卿詩滿壁,雅正日相親。
作者:孟郊
謝客吟一聲,霜落群聽清。文含元氣柔,鼓動萬物輕。
嘉木依性植,曲枝亦不生。塵埃徐庾詞,金玉曹劉名。
章句作雅正,江山益鮮明。萍蘋一浪草,菰蒲片池榮。
曾是康樂詠,如今搴其英。顧惟菲薄質,亦願將此並。
作者:張詠
句好如天設,看來字字精。
功夫能到此,心意可知清。
已得風雅正,任從時士輕。
可當較才用,期與二南並。
作者:元稹
泗濱浮石裁為磬,古樂疏音少人聽。工師小賤牙曠稀,
不辨邪聲嫌雅正。正聲不屈古調高,鍾律參差管弦玻
鏗金戛瑟徒相雜,投玉敲冰杳然零。華原軟石易追琢,
高下隨人無雅鄭。棄舊美新由樂胥,自此黃鐘不能競。
玄宗愛樂愛新樂,梨園弟子承恩橫。霓裳才徹胡騎來,
雲門未得蒙親定。我藏古磬藏在心,有時激作南風詠。
伯夔曾撫野獸馴,仲尼暫叩春雷盛。何時得向筍虡懸,
為君一吼君心醒。願君每聽念封疆,不遣豺狼剿人命。
作者:韓維
歲豐訟滋簡,拙守容晏眠。
起來視雲景,春意亦已鮮。
驅車望南城,精廬屹當前。
華堂坐沈邃,遲日步暄妍。
流覽高僧壁,稽首金像蓮。
即事豈非適,感懷良慨然。
宮藩與鄉輳緗傭汀?/p>
高公炳群宿,大論傾長川。
爾來曾幾時,急景凋朱顏。
從容味真理,蕭灑賦高篇。
豈無安民策,坐惜成棄捐。
尚期雅正音,入和薰風弦。
余本巖壑姿,台閣繆見延。
淵明亦有言,誤落塵網間。
命固有行止,理非可控搏。
素發紛已垂,行當掛吾冠。
側聞治林圃,栽插及晴天。
芳芽吐膏壤,柔條擢暖煙。
光景非我力,為君導鳴泉。
作者:陳造
生世詩作癖,頗坐艱局玻
當前成風手,每來難塞請。
後身羽鑿齒,名儷乃公盛。
新詩再出奇,後出尤雅正。
高吟步芳園,靈籟想隨應。
荊戶厭盧羅,陳勢無前勁。
鍧隱度九軌,眇睨秋蛇徑。
狐兔新竄伏,原前王公乘。
我學但宋璞,多慚楚珩映。
才與年貌衰,不擬拂晨鏡。
妙句駢魁傑,曩見絕誇競。
居然大小巫,詎容恥受命。
目窺曹劉牆,日有韶護聽。
古今尚論間,未遽優劣訂。
此意客未知,太簡效規警。
平生孔文舉,敢替此心敬。
作者:廖行之
雅正餘音隱小成,咿哇嘈唁彼何榮。
數聲睆彼遷喬語,一洗紛紛百口鳴。
作者:王禹偁
嶺南為郡帶名曹,萬里江山興詠饒。
皇宋聲詩歸雅正,有唐門地本逍遙。
雪霜思苦雖侵鬢,金紫恩深已佩腰。
舊草滿囊勝薏苡,幾聯乘醉寫芭蕉。
進來聖主回天眷,抄逐蠻僧過海潮。
何事曹南得披覽,韶程風什似聞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