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 《易水送別》唐朝 ‧ 駱賓王

古詩詞查詢

查詢關鍵詞:

查詢範圍:    

易水送別詩全文

易水送別

駱賓王

【詩原文】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衝冠。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易水送別》賞析

易水送別

【詩註釋】

[註釋](1)易水:在今河北省北部易縣境內。戰國時期,俠士荊軻受燕國太子丹(即詩中的燕丹)的重托,到秦國刺秦王贏政(統一中國後的秦始皇)。臨行時,燕丹等人在易水為其送行。荊軻唱著「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歌,與眾人訣別。後來刺殺秦王未遂而被殺。(2)壯士發衝冠:壯士,指荊軻;發衝冠,即怒髮衝冠,憤怒到頭髮把帽子都頂起來了,形容非常憤怒。

[譯文]想當年,荊軻和燕太子丹在此訣別,壯士悲歌壯氣,怒髮衝冠。昔時的俠士已經不在了,然而今天的易水還是那樣的寒冷。

清人陳熙晉說:「臨海少年落魄,薄宦沉淪,始以貢疏被愆,繼因草檄亡命」(《駱臨海集箋注》)。這四句話大致概括了駱賓王悲劇的一生。

駱賓王對自己的際遇憤憤不平,對武則天的統治深為不滿,期待時機,要為匡復李唐王朝,幹出一番事業。可是在這種時機尚未到來之前的那種沉淪壓抑的境遇,更使得詩人陷入彷徨企求的苦悶之中。《於易水送人》一絕就是曲折地反映了詩人的這種心境。

據史載,戰國末年荊軻為燕太子丹復仇,欲以匕首威逼秦王,使其歸還諸侯之地。臨行時燕太子丹及高漸離、宋意著白衣冠(喪服)送於易水,高漸離擊築,荊軻應聲而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歌聲悲壯激越,「士皆瞋目,發盡上指冠」。這首詩的第一聯,「此地別燕丹,壯士發衝冠」,就是寫的這件事。「此地」,即詩題中的易水。「壯士發衝冠」,用來概括那個悲壯的送別場面,和人物激昂慷慨的心情,表達了詩人對荊軻的深深崇敬之意。如今在易水邊送別友人,想起了荊軻的故事,這是很自然的。但是,詩的這種寫法卻又給人一種突兀之感,它捨棄了那些朋友交往、別情依依、別後思念等等一般送別詩的常見的內容,而是芟夷枝蔓,直入史事。這種破空而來的筆法,反映了詩人心中蘊蓄著一股難以遏止的憤激之情,借懷古以慨今,把昔日之易水壯別和今日之易水送人融為一體,從而為下面的抒情準備了條件,醞釀了氣氛。

第二聯「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這兩句用對仗的句式,由前一句自然地引出後一句。這後一句也就是全詩的中心所在。它寓情於景,景中帶比,不僅意味著荊軻那種不畏強暴的高風亮節,千載猶存;而且還隱含了詩人對現實環境的深切感受。詩中用「已」、「猶」兩個虛詞,既使句子變得自然流利,也使音節變得紆徐舒緩,讀來給人一種迴腸蕩氣之感,更有力地抒發了抑鬱難申的悲痛。

這首詩題為「送人」,但它並沒有敘述一點朋友別離的情景,也沒有告訴我們送的是何許人。然而,人們卻完全可以由它的內容想像出那種「慷慨倚長劍,高歌一送君」的激昂壯別的場景,也可以想見那所送之人,定是肝膽相照的至友。因為只有這樣,詩人才願意、才能夠在分別之時不可抑制地一吐心中的塊壘,而略去一切送別的常言套語。此詩題為送人,卻純是抒懷詠志。作為送別詩的一格,這首絕句可說是開風氣之先吧。

(趙其鈞)

[url=http://estar.rdfz.cn/RESOURCE/GZ/GZYW/YWBL/TCJS/3001_SR.htm]http://estar.rdfz.cn/RESOURCE/GZ/GZYW/YWBL/TCJS/3001_SR.htm[/url]

易水送別》相關問答

唐朝 詩 《易水送別》 作者是誰?

唐朝 詩 易水送別 作者是 駱賓王

昔時人已沒的下一句?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唐朝 詩詞 易水送別 出處

易水送別 的出處:

全唐詩:卷79_40

駱賓王 的 易水送別 是什麼時候的詩詞?

駱賓王 的 《易水送別》 是 唐朝 的詩。

詩句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出自哪裡?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出自 唐朝 的詩 《易水送別》。

唐朝 詩人 駱賓王的詩
易水送別是一首什麼詩
周公解夢
在線解夢
解夢大全
詩詞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