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詩註釋】
【註釋】:
原序:徐州石潭謝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東二十里,常與泗水增減清濁相應。
元豐元年(1078)徐州發生嚴重春旱,作者作為徐州太守,曾往石潭求雨,得雨後,又往石潭謝雨,沿途經過農村。這組《浣溪沙》詞即紀途中觀感,共五首,這裡是前三首。第一首寫傍晚之景和老幼聚觀太守的情形。首句寫到潭魚。西沉的太陽,格外紅而大,也染紅了潭水。由於剛下過雨,潭水增多,大約也湧進了不少河魚,它們似乎貪戀著夕照的溫暖,紛紛游到水面。魚之婉然若現,也寫出了潭水的清澈。與大旱時水濁無魚應成一番對照。從石潭四望,村復一村,佳木蘢蔥,只聽得棲鴉的啼噪,而不見其影。
不易見的潭魚見了,易見的昏鴉反不見了,寫出了農村得雨後風光為之一新,也流露出作者喜悅的心情。
三句轉筆寫人。兒童黃發,老人白首,故稱「黃童白叟」,這是聚觀謝雨的人群中的一部分。「睢盱」二字俱從「目」,張目仰視貌,兼有喜悅之義。《易經·豫卦》「盱豫」,《疏》:「盱謂睢盱。睢盱者,喜悅之貌。」
這裡還暗用韓愈《元和聖德詩》「黃童白叟,踴躍歡呀」句意。從童叟之樂見出眾人之樂,也寄寓了作者「樂人之樂」的情懷。
接著,下片寫謝雨的盛會,打破了林潭的寂靜。常到潭邊飲水的「麋鹿」突然逢人,驚恐地逃避了。
而喜慶的鼓聲卻招來了頑皮的「猿猱」。「雖未慣」與「不須呼」相映成趣,兩種情態,各各逼真。頗有助於表現和平熙樂的氣氛。山村的老人純樸木訥,初見知州不免有幾分「未慣」,孩童則活潑好動,聽到祭神儀式開始的鼓聲,則爭先恐後,若類皮猿之「不歡呼」。他們回家必得要興奮地追說一天的見聞,說給那些未能目睹盛況的「採桑姑」們了。「歸來說與採桑姑」,這節外生枝一筆,妙趣橫生。
詞寫到日、村、潭、樹等自然景物,魚、鳥、猿、鹿等各類動物,黃童、白叟、採桑姑等各色人物及其活動,織成一幅有聲有色的畫圖。上片連用「深紅」、「綠暗」、「黃」、「白」等色彩字,交錯使用,畫面生動悅目。下片則賦而兼比。全詞雖未鋪寫謝雨,但無往而非喜雨、謝雨的情事。這正表現出作手取捨經營的匠心。前五句是實寫,末一句是虛寫,虛實相生,詞意玩味不荊
第二首寫謝雨途中見聞。上片寫自己進村之後出現的一個熱鬧場景。首句寫村姑匆忙地梳妝打扮一番去見太守。「旋抹」刻畫出少女第一次得見州官的急切、興奮心情。接下來二句,寫村姑們爭看太守,連心愛的茜羅裙被擁擠的人群踏破也顧不得了。這樣寫既烘染出場面的熱烈,又表現出圍觀少女精神的集中。
上片短短數語就刻畫出一幅極風趣生動的農村風俗畫。
下片寫到田野、祠堂,又是一番光景。村民們老幼相扶相攜,來到打麥子的土地祠,他們為感謝上天降雨,備酒食以酬神,剩餘的祭品引來饞嘴的烏鳶,在村頭盤旋不下。這兩個細節都表現出喜雨帶來的歡欣。結句則是一個特寫,黃昏時分,有個老頭兒醉倒在道邊。這與前兩句形成忙與閒,眾與寡,遠景與特寫的對比。但它同樣富於典型性。酩酊大醉是歡飲的結果,它反映出一種普遍的喜悅心情。
詞中的「使君」雖只是個陪襯角色,但其與民同樂的心情也洋溢紙上。
第三首寫夏日田園風光、鄉村風貌,表現了農民大旱得雨、倖免饑餒的喜悅心情以及詞人與民同樂的博大胸懷。上片寫農事活動。首句寫地頭的作物。
「(音傾)即青麻,是麻的一種。「麻葉層層」是寫作物茂盛,「葉光」是說葉片滋潤有光澤,二語互文見義,是雨後莊稼實況。從具體經濟作物又見出時值初夏,正是春蠶已老,繭子豐收的時節。於是村中有煮繭事。煮繭的氣味很大,只有懷著豐收喜悅的人嗅來才全然是一股清香。未到農舍,在村頭先嗅繭香,「誰家煮繭」云云,傳達出一種新鮮好奇的感覺,實際上煮繭絡絲何止一家。「一村香」之語倍有情味。走進村來,隔著籬牆,就可以聽到繰絲女郎嬌媚悅耳的談笑聲了。「絡絲娘」本俗語中的蟲名,即絡緯,又名紡織娘,其聲如織布,頗動聽。這裡轉用來指蠶婦,便覺詩意盎然,味甚雋永。此處雖然只寫了煮繭繅絲這樣一種農事活動,但從一個側面,可以看出雨後農民的喜悅之情。
下片寫作者對農民生活的採訪,鬚髮將白的老翁拄著藜杖,老眼迷離似醉,捋下新麥(「捋青」)炒干後搗成粉末以果腹,故云「軟飢腸」。這裡的「軟」,本字為「餪」,有「送食」之義,見《廣韻》。兩句可見村中生活仍有困難,流露出作者的關切之情。簡單的一問,含蘊不荊
這幾首詞帶有鮮明的鄉土色彩,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風格自然清新,情調健康樸實。詞人所描寫的雖然只是農村仲夏風貌的兩三個側面,但筆觸始終圍繞著農事和農民生活等,尤其是麻蠶麥豆等直接關係到農民生活的農作物,從中可見詞人選擇和提取題材的不凡功力。
問宋朝 詩 《浣溪沙》 作者是誰?
答宋朝 詩 浣溪沙 作者是 蘇軾。
問糜鹿逢人雖未慣的下一句?
答糜鹿逢人雖未慣,猿揉聞鼓不須呼
問蘇軾 的 浣溪沙 是什麼時候的詩詞?
答蘇軾 的 《浣溪沙》 是 宋朝 的詩。
問詩句 糜鹿逢人雖未慣,猿揉聞鼓不須呼 出自哪裡?
答糜鹿逢人雖未慣,猿揉聞鼓不須呼 出自 宋朝 的詩 《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