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夢查詢

尋夢人:遊客

有句話說的好,人真的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嗎?
回復[1]: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是客觀世界在大腦中的一種虛幻反映。但為何大量的夢卻與客觀世界相差很大,甚至做夢者在現實世界中從未見過夢中的東西或情景。每一個夜晚的感覺和事實告訴我們——夢不僅僅是「日有所思」的緣故。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有這種體會:如果白天最大限度的干某一項工作,而且持續相當一段時間,例如爬山、插秧、下棋等,這種情景很可能在當晚的或以後的夢中出現。據報載,著名化學家蒙捷列夫一連幾十天苦苦思索元素週期表的排列順序,百思不得其果。可就在一次思索的小睡中,夢見自己排好了那些特殊元素的位置。醒來後,他立即根據夢中的情景償試,果然正確。(在文學界和科學界這樣的例子確實很多)。於是我們就發現了一個基本的事實——久思必成夢。可見,夢中出現不出現,關鍵是思考的程度如何。
但事實並不僅僅如此。大家或許有這種體會:睡覺前身體感覺良好,睡著了夢見自己胃痛、四處求醫,並吃了不少苦頭,醒來後,很容易記起自己在夢中的「所作所為」(無論此時疼痛在持續還是停止)。我們也可以做這樣一些實驗:待試驗者平靜入睡後,用非自然光照其身體的某一部位(注意光的強度不宜會致其驚醒);或者用一細繩輕輕地綁住其手指、胳膊或其他部位。待試驗者醒來後,詢問其在夢中的「所作所為」。大量事實告訴我們——紛繁複雜甚至荒誕無忌的夢景,如果用「久思必成夢」來解釋,就顯得很勉強了。因為好多虛無縹緲的夢景是做夢者根本就沒有見到過甚至不可能想到的。事實讓我們得到這樣一個假設:「夢是由深層觸覺引起的大腦的一種不正常的思維活動」。
這樣就會產生一系列問題:一個健康人平靜入睡後,他所做的夢是否也是由深層觸覺引起的?也就是說,夢是怎樣形成的?人為什麼要做夢?夢中是否包含預測未來的信息?等等。
還有一個更有趣和現實的問題:我們醒著的時候,是大腦指揮們動胳膊動腿的,而入睡後,又是什麼支配我們的身體從床上直立起來而且漫無邊際的活動了整整一個夜晚呢?是大腦嗎?顯然不是——如果是大腦所為,那麼夢景就成為現實了(「夢遊」就是很好的例證);不是大腦吧,為什麼又會產生記憶?!
為說明這兩個現象,引用一個最普遍的例子:有一個晚上,我記的很清楚把睡在旁邊的你罵了好一陣子,並打了你三拳兩腳;(如果這些行為受大腦指使的話,我肯定是動手動腳了。而事實是——你根本就沒挨打。這只能得出一個結論——我的大腦對我的行為失去了控制。)過了一段時間,我醒來了。這時我明明白白的聽見你指名道姓罵我不是好東西。於是我叫醒你,問剛才為什麼罵我,你說這根本不可能。(可事實是——我挨罵了。如果你的這一行為受大腦指使的話——你肯定在撒謊。但我和大家都確信你是一個誠實的人,因為好多人經常囈語。這只能得出一個結論——不用大腦照樣可以說話,或者說一個人真真實實的行為他的大腦卻不知曉。)於是我們就發現了前文提及的兩個與現實完全矛盾的現象。是什麼原因導致兩個與現實矛盾現象發生的呢?
為解決這一系列有關夢的問題,我要引進兩個概念:夢元和夢蒂,並簡單的將二者解釋定義如下:
夢元:是夢的中樞神經系統,是腦神經元的後備神經,和腦神經元有相似的活動方式和功能。它與大腦休息活動有關,並直接參與夢的形成。
夢蒂:有腦夢蒂和一般夢蒂之分。前者是指連接神經元和夢元之間的神經節,其功能是負責兩者之間的信息交換;後者是指連接傳輸神經和夢元之間的神經節,其功能是保持夢元發出的信息和傳輸神經之間出入交換的自由。
對人為什麼會做夢原因的解釋
平靜入睡後,大腦漸漸地進入昏迷休眠狀態。由於我們的心臟在一刻不停的跳動著,我們的身體在一刻不停的進行著新陳代謝的運動,為使這項運動健康持續協調的進行,因而全身各處的感受器會一刻不停的產生興奮,向大腦報知身體各部位的運行狀況,以便大腦進行調節,使身體的循環保持平衡。由於休眠後的大腦有惰性,因此對這些興奮不予理睬。反之,只有不睡覺。可見,對這數以千計的興奮不理睬是不行的。怎麼辦呢?承前文所述,這些興奮便經腦夢蒂進入夢元,經夢元組織夢景進行引誘加強,經引誘加強後的較強的興奮由腦夢蒂再次進入大腦,去「喚醒」大腦,於是大腦便產生相應的興奮對提出要求的感受器進行調節,同時記憶下這一過程,即做夢。
那麼,我們又是怎樣實現明明白白在床上躺著,夢中卻四處奔波這一行為的呢?原來身體各部分感受器傳來的興奮有強弱、主次之分,而首先進入夢元的則是各個重要部位、主要關節處的感受器傳來的興奮,它們按白天活動的頻率,先後依次被組織夢景引誘加強,大腦再按原序對相應的感受器進行調節及對這一過程記憶,因為大腦對信息處理的速度是相當快的,於是整個身體就開始運動起來了。這就像演皮影一樣,只在皮影需要的關鍵的幾處系細繩就可以了,沒有必要五花大綁。夢也是這樣,因為夢是最節簡的。也就是說,能不在夢中調節的感受器最大限度的不予理睬,留給大腦清醒時去應服。由於信息的龐雜,致使好多信息相應抵消或者疊加,於是就形成了夢無目的,非連續、不確定的特徵。
可見夢是大腦休眠後,身體本身維護平衡和有效調節的一種特殊方式,是大腦自身為了很好的休息而採取的一種很高明的手段而已。這種特殊和高明表現在:它用最省力、最節簡、最美好的方式完成了自身休息這一「艱巨」的客觀要求。這就是說,大腦也是需要休息的,而大腦休息的外在表現是睡眠,本質是做夢。這也就是為什麼做夢太多或太少都會感覺精神不振的原因。做夢太多消耗了大腦的生物能量,做夢太少達不到大腦休息的要求。因此,要有效提高大腦活動質量,就必須改善和提高睡眠(其實質是做夢)質量。其實,大腦的這種高明手段,我們早已運用在各個領域。例如:《幾何》中證明「任意三角形的內角和為180度」。如果直接證明,老師無從下手,初二學生更是無法接受。但是利用輔助線的方法,就一點難度也沒有了。(如圖所示,只要過任意一點做對邊的平行線,然後利用內錯角或同位角關係就可以了。)可見,證明這道題最有意義的就是怎樣找到一條輔助線的過程。這一過程,難道和大腦利用夢元組織夢景來實現自身休息的過程不極為相似嗎?

當然,夢元則是夢形成、發展、演變和消失的主宰。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大腦休眠後,利用其已有的信息對感受器傳來的弱度興奮進行引誘加強,從而使大腦對相應的感受器予以調節。夢元作為「後備神經中樞」,偶爾也會對我們的行為進行指揮而不報告大腦。如「囈語」、「磕牙」「夢遊」等行為,正是由於受夢元引誘加強的興奮控制而做著夢中的動作的緣故。顯而易見,這都是一把手休息時,二把手惹的禍。
可見,「夢是對客觀世界的虛幻反映」,「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等都是有科學道理的,因為這都是大腦活動的結果。

遊客 發表於 2008-07-06

加入討論

您的暱稱:

發佈內容:

評論內容不能超過250字,需審核,請自覺遵守互聯網相關政策法規。

相關解夢查詢
周公解夢
在線解夢
解夢大全
詩詞欣賞